摘 要:通過對青藏線格拉段項目前后方案的比較發現,采用新的項目預算管理體系,可以查看到項目預算的數值,并對此進行控制,同時按照不同費用分類、不同時間節點等緯度進行預算的管理,從而達到有效控制預算的目的。
關鍵詞:青藏格拉段 工程預算 項目等級 工具 預算管理體系
1、引言(青藏線格拉段項目總體概況)
青藏鐵路格拉段從青海格爾木至西藏拉薩,全長 1142 公里,平均海拔 4000 米,全程共設有 45 個車站,信號連鎖控制設備共7 個車站,其余 38 個車站全部采用 ITCS 信號控制系統。
2、鐵路信號工程預算控制機制
鐵路信號工程預算是鐵路信號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經營、資本、財務等各方面的總體計劃,它將企業全部經濟活動用貨幣形式表示出來,主要是用來規劃計劃期內企業的全部經濟活動及其相關財務結果。
項目預算就是在項目開始之前,對預計發生在該項目上的料、工、費的支出項的計算。而對于按照“項目制”運作的公司而言,項目預算是企業預算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公司項目大致可分為研發類、市場類、外協類幾種,其中市場類項目是數量最多的,本篇以市場類項目的預算的主體——物料為例,做有關的預算管控的調研分析(以下稱“項目的物料預算”)。
3、K2 和 SAP 上線之前預算控制的狀況及問題
青藏線格拉段項目是一個既有項目,對其進行的預算控制在K2 和 SAP 上線之前,大多來自市場人員的經驗和項目組人員、采購人員的配合協調。這些經驗和協調來自于歷史采購數據或相關項目的現實數據,并不具備統一的標準。
市場人員基于此對項目的總體費用及構成項目的各子系統的費用估計,在滿足公司相應利潤的要求下,對外進行投標報價,對內下達預算指標,項目組據此操作執行。這樣的預算控制方法,依賴于人員的經驗,同時人員的主觀成分占據了相當大的因素。
一個經驗欠缺、不熟悉設備清單的人員估算出來的預算要比一個經驗豐富、熟悉設備清單的市場成員核算出來的成本差很多。
具體問題如下:
3.1、由于人員經驗不足或疏忽、造成設備清單遺漏,加劇了項目核算成本的不確定性。
3.2、都是進行事后統計、事后分析,無法對項目進行實時的查看和控制。
3.3、無法用技術手段保證投標清單和項目執行清單的一致性。
3.4、無法準確地與其他同類項目進行比較、分析。
4、實施信息化后的預算控制方案
基于上述問題,公司近幾年通過部署及不斷優化信息化系統,實現基于預算管控下的項目管理。一方面規范、完善各個產品的標準清單,從源頭上避免設備遺漏及操作的隨意性。另一方面借助 K2、SAP 這些先進的工具,實現預算控制的信息化,目前已逐步形成一套相對完整的項目預算控制體系。
首先,根據項目等級,實現對其進行預算管控的不同細度,如將市場項目分為合同額 50 萬以上和合同額 50 萬以下的項目,針對 50 萬以上的項目,以報價分析的形式羅列相關的物料、人工、直接費用、市場營銷等項目成本。針對 50 萬以下的項目,不再進行細分,通常以合同額的 80%下達總預算處理。 其次,充分發揮 K2、SAP 等工具的作用,實現流程化的線上操作。
4.1、由市場部人員在 K2 中發起項目成本分析申請單,經由項目技術子系統根據審核過的標準產品設備清單編制出針對本項目的項目設備清單,流轉至采購人員處。
4.2、采購人員確認物料是否可采購、填寫價格,再依次經由產品經理、技術子系統審核、運營總監等環節的審批。
4.3、至此,市場人員依據填寫過價格的項目設備清單,對此項目的成本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從而進行后續的投標報價。同時,項目經理據此清單提出物料需求單,經采購部審核后導入 SAP,作為后續項目執行的設備清單。(成本分析申請單,如圖一)4.4、后續在 SAP 中進行的采購、出入庫過程,均可以通過CJ31、CJI3、CN52N(全球通用的標準代碼)等模塊進行物料總體、出入庫、未出庫物料的詳細核算。以青藏線格拉段項目中的部分物料為例進行說明。
此外,管理者可以在系統內實時查看到項目預算執行情況,同時還會定期進行項目跟蹤會議對大項目進行重點的評估,并根據原因,在項目的生命周期里,制定持續改進的措施。每月對出具的財務報表進行詳細分析,針對會計期間出現的主要問題進行專項研究與分析,提交管理層以及相關部門,根據不同情況的問題,牽頭或者協助各業務部門進行整改或調整工作。在年度工作會議上,對過去一年的預算情況進行整體分析,針對出現的問題作出持續改進的措施,并在新一年的預算編制中融入新的整改方案。
項目的預算管控體系是經過幾年不斷總結與優化,逐步完善的。最初使用時,系統間的數據傳遞以及控制也曾出現過偏差。例如采購人員在 K2 中的成本分析中填入的含稅價格,計算出來的項目成本。在導入SAP后,只導入數量等信息,并不能同步價格。SAP 讀取的成本數據是依據 SAP 系統內物料的主數據信息、采購信息記錄以及歷史采購價格來核算,導致預算控制正常的項目常常出現因為兩者取值邏輯不一致造成的超預算的情況。每次發現問題后,立即啟動糾正措施,在測試系統內不斷試驗,模擬問題出現的各種條件,找到規律及問題點,提交業務解決方案給開發人員,通過修改后臺配置,一步步去解決。
5、結束語
通過對青藏線格拉段項目前后方案的比較發現,采用新的項目預算管理體系,我們隨時可以查看到項目預算的數值,并進行控制?梢园凑詹煌M用分類、不同時間節點等緯度進行預算的管理。而不是需要等到某一個特定時間點,甚至是等到整個項目結束后才能統計及分析,以至于經常追悔莫及。K2 的事先預算評估與導入,SAP 中的全程控制,實時的報表及提醒,真正達到了事前清晰,實時掌控,事后分析的目的。同時由于將產品標準設備清單納入了系統管理,項目的設備清單只能從產品表的清單中選擇,并且項目設備清單是在投標前就完成編寫與審核了,因此最大限度的避免了遺漏,及清單的隨意性。
參考文獻
[1] 陳守慶. 集團企業如何實施全面預算管理[J]. 會計師,2009(8):85-86.
[2] 張長勝. 企業全面預算管理[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