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以政府會計制度為核心切入點,積極探索新政府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新舊會計制度的銜接問題,致力于提出可行性策略,為新舊制度銜接保駕護航。
關鍵詞 : 政府會計制度,事業單位,銜接,
一、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日益深入,為了全面、真實展現行政事業單位運行狀況及財務情況,新政府會計制度于2019年正式實施。隨著新政府會計制度的推進,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工作迎來了巨大挑戰。為此,需針對新舊制度差異、銜接流程進行深入分析,以制定可行性強的新舊會計制度銜接對策,為事業單位發展助力。
二、新政府會計制度的變化
1.“雙基礎”改變會計核算形式
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大多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部分經濟業務采用權責發生制進行核算。新政府會計制度下,財務會計核算與預算會計核算分別采用了權責發生制與收付實現制。新政府會計制度注重平行記賬,不僅要進行財務會計核算,同樣還要進行預算會計核算。此外,對于一些與現金收支業務毫不相關的業務,只需要進行財務會計預算即可。
2.“雙功能”改變會計核算效能
原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下會計要素強調“5要素”。新政府會計制度強調“5+3”,即財務會計要素和會計要素。以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為依據,政府會計列出了眾多一級會計科目,足足有103個。另外,還有77個財務會計科目,26個預算會計科目。其中76個供事業單位使用,行政單位可使用52個。實際上,單位完全依據自身實際情況與現實需求,按照制度要求增設會計科目或者減少會計科目。
3.“雙報告”構建了報表信息系統
在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下,其規定財務報表由會計報表及其附注構成。然而,政府會計制度卻對報表結構進行了重新調整,要求同時包含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兩種報表,大致有資產負債表、收入費用表、凈資產變動表、現金流量表及預算收入支出表等。此外,政府會計還針對會計報表附注應該披露等內容做了細致化處理,致力提升單位會計信息實用性及透明性。
三、事業單位新舊會計制度銜接流程
1. 明確新舊制度會計科目對接科目
首先,結合現實工作狀況,將事業單位原會計科目明細表內容與新政府會計制度科目對照分析,針對余額進行細致記錄。其次,有效銜接財務會計科目。針對固定資產應進行折舊,無形資產則需攤銷。接著,參照科目分別與余額實現對接。最后,需高效處理預算會計科目的銜接問題?v觀以往銜接經驗,參照調整前科目余額注意對接,再針對往來款項影響預算結余類科目金額展開調整。
2. 調節往來款項影響結轉結余工作底稿
在針對預付款和應收款對應的往來項目會計科目做分析時,應嚴格考慮以下幾點:第一,要明確劃分財政補助資金和非財政補助資金;第二,明確區分基本支出與項目支出。其中,基本支出還要區別人員經費或者公用經費。第三,參照財務軟件記賬要求,對預算功能科目進行細致登記。
3. 創建事業單位新舊制度對照登記表
創建“對照登記表”,目的在于針對新制度科目與原制度科目調節后的余額內細化成分進行轉賬與登記,便于為相關人員工作帶來便利,通過“事業單位新舊會計制度轉賬表”和“事業單位新舊會計制度科目對照表”提高作業效率、作業質量。通過對照登記表,能針對事業單位原有會計制度下的作業狀況、資產狀況與新政府會計制度下的作業狀況、資產狀況進行充分分析,以此發現日常工作存在的不足與進步之處,方便對后續工作方案進行調整。
四、事業單位新舊會計制度銜接對策
1. 加強認知,落實組織領導
政府會計制度改革,關乎事業單位會計管理工作質量。為此,相關部門及領導者需充分認知制度改革的重要意義。事業單位新舊制度順利銜接,恰恰是管理層高度重視的結果。只要相關領導提高重視意識,才能統籌安排各項工作,保障政府會計準則制度規范與事業單位會計規范高度結合,進而切實落實各項策略的實施,為新舊制度的銜接做好鋪墊。
2. 加強培訓,提高會計人員素養
新政府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理念需與時俱進,不斷豐富理論知識及專業技能,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跟上新時代會計改革的步伐,最終全面落實新會計制度。作為事業單位領導者,需切實為全體財務人員工作指明方向,采購財政部編印的與政府會計準則及新政府會計制度相關的書籍等資料,進而保障單位財務人員學習內容的權威性。加強內部人員培訓,助力業務人員提高自身水平。與此同時,還要在部門內展開集中研討會、動員會,鼓勵并督促所有財務人員能深入學習。此外,還可以定期邀請軟件公司專業教師,為單位財務人員解讀新舊制度銜接的重點以及高效銜接的方式。
值得注意的一點,因受原有收付實現制影響,事業單位會計人員面臨“雙基礎”新會計制度難免會感到壓力與挑戰。為此,所有會計人員應端正工作態度,積極學習新政府會計制度,以保障在日后工作時能快速準確判斷分錄,并提高自身編制新增會計報表的能力。
3. 加強分析,合理編制科目余額表
新政府會計制度下,所有單位都應按照原有賬目細致編制科目余額表,并按照新制度設計新賬目。通過原有科目余額的拆分與合并,構成新賬目會計科目余額與預算結余科目余額。例如,“1001銀行存款”科目應分別轉入新制度“1001銀行存款”和“1000其他貨幣資金”。原制度下“2102應繳稅費”科目轉入新制度的“2102應繳增值稅”與“2102其他應繳稅費”科目。通過轉入會計科目余額及調整會計科目余額,重新編制新制度下的科目余額表,并將其作為期初余額。
4. 加強管理,展開資產清查工作
在年終決算之前,事業單位應對資產情況、負債情況進行細致盤點,并做好分類與核實。全面落實資產清查工作,有利于為新舊制度的高效銜接奠定基礎。在年終決算之前,需對貨幣資金、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預付賬款及其他應付款等多種賬目進行核實,以保障賬目與實際高度相符,所有數據都準確無誤。此外,依據新制度要求,需全面核查各種財務結果,將客觀、安全、精準的結果作為年初各類基礎數據。例如,在清查存貨及盤點存貨時,需細致核算存貨賬面數是否與實際數量相符,重點核算“已發貨未結算存貨”及“已入庫未結算存貨”,并記錄營利與虧損,確保賬面與實際現狀相符。
5. 加強調整,全面升級會計信息系統
如何應對新政府會計制度與事業單位原制度的銜接工作,積極調整與升級會計信息系統,是一個關鍵途徑。為了保障新政府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能將新舊制度高效銜接,首要任務就應針對事業單位系統進行全面升級,融入預算會計核算模塊。通過更新會計軟件,能最大限度滿足政府會計多種核算需求。與此同時,還可以科學設置兩個賬套,其中一個是財務會計賬套,另一個是預算會計賬套。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這兩個賬套允許自由切換。在新制度徹底實施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系統需將過往賬目全面備份。遵循新制度核算要求,及時更新會計信息系統,重新設置新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科目名稱相對應的編碼,保障新賬套順利落實。最終,在系統更新后需針對過往所有會計數據進行高效轉換。
6. 加強學習,總結經驗
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為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方式帶來了巨大突破,促使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更加規范化、科學化、先進化;诖,行政事業單位應積極向其他單位及國內外優秀企業進行學習,不斷累積工作經驗,細致總結企業與事業單位的運作差別以及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前后針對財務處理的差異結果。從單位實際情況出發,創建更高效的管理模式及工作流程,確保適應經濟形勢及時代發展需求,將會計制度改革工作落到實處。
7. 加強反思,建設現代會計制度
事業單位需以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為根本契機,加大力度建設現代制度。在這個過程中,事業單位財務人員要敢于面對新政府會計制度的挑戰,積極應對財務難題,致力提升自身知識與技能。加強對單位原有財務管理體系及財務制度的分析,嚴格遵循新政府會計制度規定,及時調整與更新制度,比如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存貨管理制度、公共基礎設施管理制度等。與此同時,在單位內部還應針對內部控制及績效考核等制度進行梳理。以新政府會計制度為核心依據,結合單位實際狀況,完善單位內控機制與預算機制,進而為新舊制度的平穩銜接打下基礎。
總而言之,在事業單位新舊會計制度銜接工作之際,需按照流程、有條不紊地展開日常工作,及時轉換新舊科目,做好資產清查,升級信息系統及加強業務人員培訓等。明確定位政府會計要求及目標,才能在實踐中調整方案,以確保新舊制度的銜接與落實取得理想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新洪行政事業單位實施新政府會計制度相關銜接問題分析財經界(學術版) , 2020(18).
[2].陳鳳紅行政事業單位新舊政府會計制度銜接與固定資產補提折舊的會計處理時代經貿, 2020(02).
[3] .魯霜霜關于行政事業單位新舊會計制度的差異分析及其銜接問題探討,知識經濟。20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