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生活中的社會交往與公德探討(3)
時間:2018-01-09作者:朱編輯
本文導讀:這是一篇關于現代生活中的社會交往與公德探討(3)的文章,(三) 倫常與五倫思想 賀麟在《五倫觀念的新檢討》中說:五倫的觀念是幾千年來支配我們中國人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傳統觀念之一, 是我們禮教的核心, 是維系中華民族的群體的綱紀。兩千多年來, 儒家倫理觀念作為
。ㄈ 倫常與五倫思想
賀麟在《五倫觀念的新檢討》中說:“五倫的觀念是幾千年來支配我們中國人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傳統觀念之一”, “是我們禮教的核心, 是維系中華民族的群體的綱紀。”兩千多年來, 儒家倫理觀念作為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的主干, 塑造著中國人的價值觀、是非觀、榮辱觀, 對中華民族的思想觀念、道德規范、社會秩序以及行為方式都產生著重要的影響。挖掘、整理儒家倫理思想這一寶貴資源, 是應對今天“四大考驗”和“四大危險”, 提升我黨社會治理能力和領導水平的關鍵。
五倫是中國社會基本的五種人倫關系, 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五種關系:父子關系、君臣關系、夫婦關系、兄弟關系、朋友關系。我國現在沒有君臣關系了, 君臣關系可以泛指職場上的上下級關系!睹献·滕文公上》說:“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父子、君臣、夫婦、長幼、朋友為倫, 親、義、別、序、信為常, 合為倫常, 即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常道。孟子認為, 父子之間應該有骨肉親情, 上下級之間應該有禮儀之道, 夫妻之間應該有內外之別, 老少之間應該有尊卑之序, 朋友之間應該有誠信之德, 這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道理和行為準則。倫就是人倫, 人與人之間的道德關系。夫婦關系、父子關系、兄弟關系, 指的家庭倫理關系, 君臣關系、朋友關系指的是社會倫理關系。
五倫之中沒有師生關系這一倫。我們常說“一日為師, 終生為父”, 或者是“亦師亦友”, 就是說師生關系可以像父子關系一樣, 也可以像朋友關系一樣, 因為“師有成我之德者, 則屬于父;次則誘掖獎勸, 以達其材, 則屬于兄;麗澤互益則屬于友。”老師可以成就我們的品德, 給我們才能、智慧, 這樣就可以當成父兄來對待。
夫婦關系是五倫關系的根本。因為只有有了夫婦關系, 才有父子、兄弟以及各種家庭、親戚關系, 人倫道德才得以出現, 夫婦關系是人倫的根本起源。夫婦關系在家庭中是天地關系、乾坤關系!兑捉洝氛f:“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 君子以厚德載物。”在一個家庭中, 男人要像天一樣自強不息, 女人要像大地一樣厚德載物。夫婦關系在家庭中處于核心位置, 夫妻關系和諧與否, 牽動著整個家庭關系的和諧與否, 向上波及到與父母的關系, 向下影響到與子女的關系, 平行影響到兄弟姐妹之間的關系。家庭又是構成社會的基本單位, 家庭不和諧就會影響到社會的和諧。因此, 夫婦關系是人倫道德的核心。
夫婦有別, 就是用來區分男女分工的不同。在中國古代講究“男女有別”“夫婦有別”, 一般是男主外、女主內。在古代, 男女都要工作, 男人在外面工作, 女人則把家庭工作放在第一位, 相夫教子、助夫成孝、助夫成德、助夫成功、助夫成道, 孝敬老人, 教育孩子。古代的女性是很忙碌的, 忙碌中不彰顯自己的才能, 含章可貞。
隨著觀念的變化, 男女平等替代了男女有別。在很多人的觀念里, 覺得工作就應該是在家庭外面, 家庭內部沒有什么事情可被稱為工作。越來越多的女性離開家庭, 走向各行各業。這是一個世界趨勢。中國女性就業率現在居世界首位就是一個證明。這充分彰顯了中國女性勤勞、勇敢、忠誠、敬業等優點。也從另外一個方面說明, 傳統社會中家庭主婦們在家中的付出一點也不少。
由于傳統倫理道德教育的缺失, 有的父母認為生孩子是自己的事, 養孩子是老人的事, 教育是學校的事, 是國家的事, 只有外出工作掙錢才是自己的事。因此, 有些父母把教育孩子的責任要么推給學校, 要么推給一些教育培訓機構, 讓孩子參加各種各樣的培訓班, 忘記了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 忘記了父母的言傳身教和潛移默化的熏習才是最好的教育;忽視了家庭角色的重要性, 認識不到夫妻在家庭中負有承上啟下的責任--對上有孝養父母之責, 對下有教養兒女之任。家庭教育是在哪里進行的?其實是在飯桌上進行的, 是在庭戶灑掃應對當中進行的。
再來看一下父子關系。父子關系稱為“天倫”, 又稱“喬梓”, 即父子有親、父慈子孝!队讓W瓊林》說:“喬木高仰梓低俯, 父尊子敬守倫常。”“喬梓”典故是怎么來的呢?周朝建立后, 為了吸取前朝商紂滅亡的教訓, 周公制禮作樂。周公的弟弟和兒子都不太懂禮, 周公就請來商高給他們當老師, 教他們學禮。商高是一個數學家, 曾發現過勾股定理的特例“勾三、股四、弦五”, 更是一個好老師。怎么教他們懂禮、明白父子之倫呢?商高采用了類比取象的方法, 帶他們去看樹。首先把他們領到一棵高大的樹木跟前, 告訴他們人要學習喬木的“為父之道”, 高大的喬木為人們庇蔭遮陽, 對各種惡劣的環境都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做父親就要像喬木一樣頂天立地, 要有這樣的尊嚴。接著又把他們領到了一棵矮小的梓樹跟前, 告訴他們說, 做兒子的要效仿梓樹, 要有謙卑、恭敬的孝心, 這是為子之道。周公的弟弟和兒子反思自己之前在周公面前的表現, 感到非常后悔。再見到周公時, 他們就像梓木一樣表現出謙卑、恭敬之心。周公覺得很奇怪, 一問才知道他們原來已經受教于商高了。好的老師會循循善誘, 會用形象的比喻告訴學生做人的道理:要止于生命的角色與本分, 要守好自己生命的位置;只有懂得這個為人處事的道理, 長大后才能出行四方, 不辱使命。周公的兒子長大后是要派出去做一方諸侯的, 要領導一個國家, 如果沒有恭敬之心, 如果不懂禮, 是不可能領導好一方百姓的。
孔子說:“不學禮, 無以立。”《孟子·萬章下》說:“夫義, 路也;夫禮, 門也。”這都是告訴我們人生的道路、道理和道德。萬事一理。在家庭當中, 不會尊重父母長輩, 出去就不懂得尊重老師, 即使能裝得了一時, 但是只要時間一長, 遇到利益問題, 就會原形畢露。
五倫是道, 是天理, 也是人間的道理。人類的起源從夫妻開始, 而后就有父子關系、兄弟關系, 對外, 就有君臣關系、上下級關系、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朋友關系, 等等。
五倫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道理和準則, 是維護中華民族群體的綱紀。五倫之義是人道之常, 任何人都不能逃避、不應逃避。我們把上面五種關系弄清楚了, 怎么樣處理這些關系, 那就是德。德是最佳的處事方式和人生態度。同時, 還要掌握處理這些關系的基本法則, 這個法則就是禮。
關聯標簽:
相關文章
聯系我們
- 寫作QQ:
3008635931
- 發表QQ:
3008635930
- 服務電話:13701839868
- 售后電話:18930493766
- 郵箱:shlunwe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