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青少年要承擔起建設偉大中國的責任,然而國家經濟在高速增長時,青少年體育活動的參與度明顯降低;诖,通過查找文獻資料、實地走訪調查等方法,了解青少年參與社區體健身的現狀、健身意愿、參與頻率以及社區體育健身設施等信息,分析影響青少年社區體育健身活動開展的主要因素,結合當前社區體育健身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性,從青少年自身、學校、家庭及社區等方面提出相應措施。
關鍵詞: 青少年; 社區體育; 影響因素;
Abstract: Teenagers are the backbone of our country who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of building a great China. Their physical quality is the expression of the vitality of our country. However,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our country's economy,the participation of teenagers in sports activities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 Based on this,throug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search,field visit and investigation,this paper aim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willingness,frequency and facilities of teenagers'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ty physical fitness,and analyze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teenagers' community physical fitness activities. By combining the importance of current community physical fitness to teenagers' healthy growth,it also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enagers themselves,schools,families and communities.
Keyword: teenagers; community sports; influencing factors;
1、 影響青少年社區體育健身活動開展的因素
1.1、 青少年自身方面
受場地器材、安全性影響,小學生課余回家除了跑步做游戲,無處可動。中學生面臨著升學考試的壓力,更多的時間放在了腦力上,成為久坐一族,無法正確地理解到體育健身在生活和學習中的意義。另一方面由于處于生理發育期,尤其是女生,其本身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就不高。此外,升學導致人際關系局限,由于缺乏同伴而無法進行體育活動的也較多,原本的小學同學在升初中或高中的過程中,由于學校不一樣,各奔東西,社區同學友誼鏈處于斷裂狀態,一時之間,由于健身鍛煉伙伴失去,鍛煉也逐漸進入迷茫期,最終選擇足不出戶的較多。除此之外,還有部分偏胖或偏瘦的青少年因為在運動過程中容易出現疲勞,并不認為體育健身有什么益處,反而去逃避的情況也較多。
1.2、 家庭方面
首先是家庭的文化層次。由于青少年很多的生活理念和習慣都來源于家庭。家庭文化層次的高低決定著青少年對體育健身的價值和功能認識的程度,并且他們會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把這種體育價值觀念滲透給青少年。其次,就是父母的體育鍛煉行為。青少年處于模仿能力極強的時期,父母的體育鍛煉行為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對青少年產生耳濡目染的影響。再者就是家庭的經濟地位,基于大多數家庭的經濟現狀,家長考慮而更多的是如何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而忽視了體育健身的重要性。家庭的專注力也是影響青少社會價值取向一個重要因素,一些家庭往往更加關注青少年的文化知識學習,但無法正確關注自己孩子的健康狀況,甚至部分家庭的家長認為孩子開展體育健身,擁有自己的體育興趣愛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的學習,因此會直接或間接干擾甚至阻礙孩子去參與體育健身。
1.3、 學校方面
學校作為青少年教育的主要陣地,肩負著對青少年學生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素質培養的重任。學校的體育氛圍是否濃厚影響著青少年對體育健身的認識,學校重視,氛圍濃厚,學生體育健身意識強,反之則弱。但迫于應試教育的壓力而片面追求升學率,出現了重視智育能力的培養,輕視體育素質的培養的情況,在這個大環境下,學校體育課擠占、課外體育活動弱化、體育教師可有可無的現象依舊存在,尤其是偏遠地區。對體育課的不重視也就導致了體育教學的質量無法得到保證,學生學習體育健身技能的效果也隨之大打折扣。與此同時,學校教師布置學生的作業過多且難度超綱的較多,學生回家后課業負擔重,根本沒有時間出門鍛煉健身,家長也跟著一起受罪,更是要騰出時間講解教授,根本無法認識到社區體育健身的意義。
1.4、 社區方面
通過實地的社區調查不難發現,當前的社區體育健身仍然存在諸多問題,表現在健身基礎設施和健身場所缺乏,職業結構不合理,健身層次不明朗,健身科學性有待考證等,缺少真正適合青少年健身的體系,讓青少年健身浮于表面。其次,隨著國家大力發展體育健身,社區的建設資源有所改善,健身設施、健身指導員、健身氛圍都有一定的配備和提升,老人健身初現端倪,社區健身雖初見成效,但對于青少年,各方面還不夠完善,最重要的就是缺少針對促進青少年鍛煉的保障機制。此外,健身事業建設情況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群眾社區體育健身執行情況不樂觀,不少社區基本就沒有開展任何體育性質的活動,其最終原因還是因為缺少場地器材,缺乏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引導,缺乏鍛煉的動力和積極性,這些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青少年對社區體育健身作用的正確認識。
2 、促進青少年參與社區體育健身的策略
2.1 、家庭、社區、學校多方位引導、激勵青少年形成正確的社區體育健身觀念
青少年無論是心理還是生理方面發育尚不夠成熟,其價值觀極易受到身邊周圍環境的影響而發生變化。社區作為青少年每天必到的核心場所,對青少年正確社區體育健身觀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家里,父母應做好鍛煉健身榜樣,通過自己的堅持鍛煉,分享體育鍛煉樂趣來促進青少年正確體育健身觀念形成。社區對社區體育健身的鼓勵及宣傳也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社區除了多組織一些各個年齡段的體育活動比賽,并給予適當的獎勵,以引導激勵孩子們參與體育健身,也應注重借助榜樣力量的來激發青少年健身的激情,做到多宣傳、多組織、多激勵、多保障。學校是青少年成長的搖籃,對青少年體育健身觀念不斷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有義務使廣大青少年清楚體育鍛煉給人帶來的好處,不但在學校體育課上要加強體育知識技能的學習,平時放學或放假在家,也應注重并參與社區體育健身。提高的體育認知度的同時,培養青少年積極投身到社區體育活動之中的自覺性。
2.2 、積極發揮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開創“全家齊參與”和諧健身畫面
家庭文化的水平決定著青少年對強身健體價值的了解程度。作為家長,首先自己要有健康意識,并明確體育運動的健身價值,讓孩子明白、理解體育鍛煉在提高身體素質中的重要作用。同時也應發揮榜樣作用,每天堅持進行體育鍛煉,以身作則,以達到言傳身教的目的。在工作之余及周末遠離電腦、手機、ipad等一系列電子產品,多陪孩子走出家門,鼓勵并帶領他們積極地去參加各項有意義的社區體育活動,傳播體育鍛煉的意識,積極投身于社區體育健身之中。在此過程中,盡量多個家庭一起共參與,孩子跟孩子們一起,父母們一起,爺爺奶奶們一起,分項目進行,這樣既可以減少“代溝”對健身項目的選擇性影響,也可以開創全家、多家齊參與的和諧健身畫面。
2.3、 學校加強對體育的轉變與重視,強調體育健身的重要性
學校作為青年教育的主要前線,對學生良好體育健身意識的形成及社區體育健身活動的參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學校應看到體育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作用,體育鍛煉不僅能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奮勇拼搏的精神的同時,還能達到提升學習效率,緩解因學業考試所產生的各種壓力的目的。一方面,學校應在保障體育課不被侵占的基礎上,還應加大對體育運動的投入,積極引入多樣化鍛煉項目,保證體育運動場地設施的充裕與安全的同時,積極鼓勵基層體育教師就提高基礎體育課效率,優化體育教學等方面進行探索,以便廣大青少年學生在有限的體育課時間內更好更有效地掌握到各項運動基本技能,為青少年社區體育健身打下基礎。另一方面,學?赏ㄟ^開展各項體育運動大聯賽,讓青少年學生基本做到“人人有項目、班班有團隊、校校有比賽”,積極鼓勵青少年隨時隨地的因地制宜地進行鍛煉,積極營造濃厚的體育健身氛圍。只有這樣,青少年的社區體育鍛煉的自覺性和主動主動性就會增強,“行勝于言”的動態體育健身意識就會得到更好地體現。
2.4、 不斷完善社區青少年健身設施及人力資源
盡管國內有許多社區文化服務,但專門針對青少年的卻很少。我們應該結合青少年的特點,設置相對獨立的管理模式,改善社區體育場館和設施,加強社區體育場館設施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突出其靈活性和相互變通性,不僅適用與中年人及老人,同時也適用于青少年,做到不同年齡人群健身均可使用,以便積極發揮社區體育的積極作用。另外,提高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水平,對社區體育指導員進行定期培訓總結,既可以指導青少年,也可指導其他年齡段人群的健身,提高健身的安全性和科學性。此外,社區可以聯合大、中、小學學校定期開展青少年社區體育相關研究,結合當前社區體育活動發展的需要,進行相關的實地調研調查,就青少年在進行體育鍛煉過程中和過程后存在的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展進行分析與研究,進而完善青少年社區體育健身研究理論,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地方法,不斷促進社區青少年體育健身活動科學、合理、有序地開展。
參考文獻
[1] 韋李.社會體育指導員培養對社區體育健身發展的重要意義探索[J].當代體育科技,2012,2(23):66-68.
[2] 趙明.探究如何指導社區不同人群體育健身活動[J].新經濟,2016,14:51.
[3] 彭長錦.當前我國城市社區體育發展問題與對策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9,4: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