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體育事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通過體育資源的優化利用,可以為經濟體系的完善提供重要的補充。體育經濟發展也受到了國家的關注,在研究體育經濟的過程中,需要對體育經濟發展的基本條件進行了解和掌握,從而能夠更好地構建現代體育經濟模式,推動體育事業的健康穩定進步。
關鍵詞 : 體育經濟;體育基礎設施;體育商品生產;體育消費支付;體育資源;
體育經濟發展要對基礎設施條件、商品生產條件、消費支付條件以及生活行為條件進行探索,通過完善體育產業結構、積極倡導全民健身以及優化體育管理模式等途徑,增強體育資源的經濟價值,將體育與經濟進行完美融合,形成綜合發展的經濟環境,以體育經濟為基礎為體育事業提供持續發展動力。
1、 體育經濟發展的基本條件
1.1、 體育基礎設施條件
體育經濟是依托于體育產業,形成的新的經濟發展模式。體育經濟的根本是體育的帶動作用,因此在體育經濟發展中,體育基礎設施條件情況直接影響到發展的效率和效果。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可以為體育愛好者和群眾提供體育參與的空間和輔助,在使用體育基礎設施的同時,可以延伸出經濟發展的渠道。傳統的體育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是依托于政府的公用設施建設項目實現的,這種體驗基礎設施對群眾是免費的,屬于政府的非盈利性社會服務行為。隨著人們對于體育健身運動方面認知度的提高,參與體育鍛煉的人也呈現出激增的態勢,這種體育發展是社會健康水平提升的重要標志,但同時也對社會體育基礎設施方面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原有的依賴于政府進行的體育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已經無法滿足全社會參與下的體育運動鍛煉需要,因此政府也積極聯合社會上的各種資源,通過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的社會化轉變,使體育設施建設規模能夠顯著擴大,這就對體育經濟發展形成了引導和帶動的作用。[1]社會資源參與下的體育設施建設,必然同時具備了社會服務性質和盈利性質的雙重特征,為體育經濟發展形成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1.2、 體育商品生產條件
體育商品是體育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商品作為一種具有體育特點的商品形式,本身就具有經濟價值和消費價值。體育商品的生產和銷售,是體育經濟實踐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在市場經濟環境當中,體育商品也為體育經濟的繁榮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力和驅動力。在體育經濟發展中,要重視對體育商品的市場調研和創新,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準確把握體育商品的市場定位、營銷渠道和目標等,通過對體育市場動態的分析和總結,明確體育活動參與者對于體育商品的偏好,從而可以使體育商品生產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2]在體育商品的資源投入過程中,可以有效地將資源進行集中,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同時也更好符合經濟市場的運行規律。體育商品類型眾多,大到體育場館,小到乒乓球、護腕護膝等,都是體育商品生產的重要方向,找準體育經濟發展的關鍵,讓體育商品成為拉動體育經濟的重要媒介,提高體育經濟消費總值。
1.3 、體育消費支付條件
體育經濟發展與體育消費支付能力密不可分。體育參與者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等,都會對體育經濟發展產生直接影響。體育消費人群在支持體育經濟過程中,首先需要滿足的是生活消費,其次才是體育消費,這就會對消費購買力進行分配,體育消費支付情況與消費者可以承受的經濟負擔相關。在社會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體育經濟發展往往也更為順利,相對而言,社會經濟水平較低的地區,由于人們消費能力受到制約和限制,在體育消費支付中,也呈現一種較為低迷的態勢。[3]體育經濟發展過程,要重視這種區域經濟的影響,需要分析和平衡體育經濟成本與消費水平的關系,選擇社會經濟整體情況較好的地區,去進行經濟運營的成本投入,保證成本效益目標的實現。體育消費支付條件,還包括了支付的便捷性和渠道的擴展性。體育消費支付中,傳統的支付往往需要消費者參與體育商品行為時,要處于一個商品交易消費環境當中,這就給一些不便于直接消費的群體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在現代體育經濟發展中,不能將消費支付條件局限于體育場所,應當積極結合現有的消費支付技術和渠道等進行完善和優化,能夠讓具有消費意愿的人群不限于時間和地點完成體育消費。
1.4、 體育生活行為條件
體育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是社會生活方式。人們對于體育運動認識水平的提高和參與度的提升,都會促進體育經濟的蓬勃發展,相反,如果人們對體育生活的參與積極性不高,就會降低體育經濟的發展驅動力。社會體育生活行為,區別于專業的體育運動,全民參與才是發展的重中之重。人們在閑暇時間,如果以體育生活行為作為一種娛樂和休閑,就會推動體育經濟進步。在現代社會忙碌的生活中,人們對于運動鍛煉和身體健康都有了更高層次的認知和追求,而且工作中所獲得和積累的財富,也為人們體育生活行為的實施提供了支持。[4]在改善生活質量、豐富精神趣味、增強體能素質等多種需求的支持下,體育生活行為已經成為社會層面的重要特征,這就為體育經濟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動能。在體育生活條件下,要將體育真正與生活相融合,提高全社會對體育生活的認知,改變原有思維模式下將體育與生活相互割據的局面。在體育生活行為習慣的塑造上,應積極進行體育宣傳,在生活軟環境和硬環境中處處體現體育生活的特點,這就可以為體育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空間和氛圍,使體育成為生活的一個構成部分,從而也使體育經濟成為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
2 、體育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
2.1、 完善體育產業結構
體育經濟的發展進程中,需要逐步完善體育產業結構,體育經濟的范圍和規模,也與體育產業結構直接相關。在傳統的體育產業中,主要以體育基礎設施和體育商品為主,這就造成結構較為單一,只能夠對體育愛好者形成較好的吸引力,而對于整個社會全民參與體育經濟而言,凝聚力不足。國家在完善體育產業結構中,也做出了很多的改進,如將彩票等福利項目納入體育產業結構中,通過體育彩票的方式,讓群眾有一個新的消費支付端口,同時也能夠集中社會資源,增強體育事業發展力量。[5]體育產業結構的完善中,還要進行深度的體育經濟內容挖掘,如將旅游產業與體育產業進行結合,構建起體育旅游的新模式,從而不僅能夠吸引體育愛好者的經濟參與度,同時也可以吸引旅游愛好者去體驗體育活動,實現了體育經濟范疇的有效拓展。體育經濟與旅游經濟的融合發展,形成了創新形式的體育旅游產業,在體育旅游中,游客可以直接參與到體育競技項目或者參觀專業運動員的訓練和比賽場館等。將旅游與體育進行完美融合。尤其是很多體育項目本身就具有典型的旅游色彩,如沙灘排球、沖浪、自行車越野、攀巖、潛水等,都屬于室外的體育活動內容,依托于體育項目和旅游資源,在海邊、山谷等帶有美麗風景的場所舉行,可以提高體育經濟發展的效果。
2.2 、積極倡導全民健身
體育經濟的發展中,要積極倡導全民健身。全民健身是體育經濟的重要基礎,通過全民性的參與來促進體育經濟。全民健身的倡議和宣傳,要符合民眾的特點,通過組織全民性的體育活動,讓社會對于體育的精神和內涵有一個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時也能夠將體育事業提升到全民的層面之上,這是體育事業發展的目標和宗旨。全民健身運動形式,要體現出群眾性和健康性,這樣才具有社會號召力,F在社會上所組織的全民性體育活動,包括了馬拉松長跑等。馬拉松屬于集中性的全民參與體育活動,對于提高體育的社會影響力而言效果非常好,很多城市的全民馬拉松運動已經成為城市體育發展的重要標志,為體育經濟營造了良好的環境。[6]政府和體育運營商等,都可以積極組織社會參與性的體育賽事,這些賽事可以分為專業賽事和業余賽事,從而可以提高全民健身覆蓋性。除了這種集中性的體育盛宴外,很多城市還利用社區等體育資源,提供了諸如籃球運動、乒乓球運動、健身操、健美舞等可以讓群眾靈活參與的健身形式,讓普通群眾也可以接觸體育,從而促進體育經濟的發展。
2.3、 優化體育管理模式
體育經濟發展依靠的是社會上的體育資源,在體育資源利用方面要提高效率和效能。很多的專業體育賽事場館,在沒有賽事時普遍處于空置狀態,這就是一種體育經濟的發展機會。通過優化體育資源管理模式,可以運用閑置的體育資源,使其能夠為體育經濟帶來效益?罩玫膱鲳^和限制的體育設施等,都可以重新進入經濟循環當中。通過面向全社會開放,增加其經濟價值。社會公眾的體育活動,也可以與職業體育發展相結合,利用職業體育的影響力來推動全民體育經濟。通過提供專業體育賽事的贊助宣傳等方式,為體育經濟的發展提供新的契機,可以由職業體育運動員來作為形象大使等,使體育經濟被更多人所知悉和接受。
3 、結論
體育經濟的發展需要一定的條件支持,在體育經濟發展中,要基于這些基本條件進行分析,從中找到體育經濟的發展著眼點,使體育經濟能夠更為蓬勃的發展進步。體育經濟是一種基于體育事項的經濟模式,不僅能夠讓全社會更加關注體育,同時也可以發揮體育資源的經濟價值,并從經濟角度去推進體育事業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小桐,田宇郅,林新多元化市場經濟下傳統體育項目的推廣與發展[J]中國商論, 2020(17):64-65.
[2]呂仙利.體育經濟中個人消費行為分析一體育注意力轉化為體育消費的基 本條件[J]經濟研究導刊, 2017(22):66, 159.
[3]明君.體育經濟發展的基本條件及對策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6,7(18):122-123.
[4]趙向威體育經濟發展的基本條件及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 2016,6(4)-:120-121.
[5]李晶.農村體育產業與體育經濟發展的問題及其建議[J]卷宗, 2018(21):159-160.
[6]曹揚.體育旅游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作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6)-.245,247.
[7]尤元燈,魏和永.試論體育經濟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J].中國市場, 2017(16):7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