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以2019年男籃世界杯中國男籃與對手5場比賽中各項技術統計為研究對象,通過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對比分析法以及錄像觀察等研究方法,從攻防兩方面探尋中國男籃競技表現.研究表明:縱觀6屆大賽,中國男籃整體發展一直處于跌宕起伏的狀態,無法呈現持續穩定的態勢,倫敦奧運周期、里約奧運周期、東京奧運周期三大階段中國男籃競技實力一直持下滑態勢.世界杯中國男籃隊員的身體形態可以概括為:身高矮、年輕化、體重輕、克托萊指數低的顯著特點.快攻得分與搶斷是中國男籃競技表現中的亮點,但其他功防指標與競賽對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通過全面分析競技表現歸因,提出發展對策,為中國男籃實力的提升提供理論性參考.
關鍵詞 : 2019年男籃世界杯;中國男籃;競技表現;歸因;發展對策;
2019年男籃世界杯,中國男籃以2勝3負、無緣16強的成績結束征程.在向體育強國邁進的關鍵期、“雙國家隊”模式的實驗期,中國男籃不進則退的競技表現令國人心痛和擔憂,這必定會阻礙我國體育強國建設和打亂中國男籃改革的前進步伐.同時,本次失利極有可能導致中國男籃失去參加東京奧運會的資格.為此,本研究從技戰術層面宏觀分析中國男籃5場比賽的競技表現,尋求其失利的根源,進而引發更深層次的思考,并嘗試性建議中國男籃未來該怎么走,需要做出哪些改變,以期為中國男籃未來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價值.
1、 研究結果與分析
1.1、 中國男籃與對手身高、體重、年齡及克托萊指數比較分析
世界競技籃球的發展特點漸進性的轉變為以高速度、強對抗為主,同時也對競技籃球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要求變得更高,激烈的身體對抗需要出色的身體素質做鋪墊.運動員只有保持高水平的競技身體素質,才能在攻防兩端擁有更好的發揮[1].在籃球競技運動中,籃球運動員身體形態、比賽經驗及體能狀況可用身高、體重、年齡及克托萊指數衡量[2].
通過方差齊性檢驗(F檢驗)和T檢驗對中國男籃與對手身高、體重、年齡及克托萊指數進行量化分析.從表1可知,在身高指標方面,中國男籃人均身高為199.5 cm, 小組排名第4位,與歷屆相比傳統身高優勢明顯減少;在體重指標方面,中國男籃人均體重為99.1 kg, 與對手相比呈顯著性差異(P<0.05),僅次于排名委內瑞拉男籃;在年齡指標方面,中國男籃人均年齡為26.1歲,與對手相比呈顯著性差異(P<0.05).在所有參賽球隊中排名28位,年輕優勢明顯.克托萊指數能夠反映人體體重與身高均衡程度[3],中國男籃為496.7,與對手相比呈顯著性差異(P<0.05).可見中國男籃球員身體素質明顯落后于對手.因此本屆世界杯中國男籃隊員的身體形態可以概括為:身高矮、年輕化、體重輕、克托萊指數低的顯著特點.
表1 2019年世界杯中國男籃與對手平均身高(cm)、體重(kg)、年齡(歲)及克托萊指數一覽表
注:以上數據來源于FIBA官網統計,*為顯著性差異
通過數據統計以及觀看直播和錄像發現,中國男籃是唯一一支沒有現役NBA球員的球隊,12名隊員中有6名隊員首次參加國際大賽,由于中國男籃陣容結構過于年輕化、球員克托萊指數低、缺乏足夠的身體對抗資本、參加頂級水平的大賽次數以及積累經驗少、導致比賽中中國男籃隊員無論在技戰術還是心理經驗各方面均與對手有很大差距,如與波蘭男籃的比賽是中國男籃最有希望能夠贏下的一場,最終憾負于對手,其主要原因就是陣容過于年輕,缺乏經驗,對關鍵球的處理做的不到位,心理壓力過大;本屆世界杯中國男籃內線球員的身高依舊處于所有球隊之首,但是,除易建聯以外,經過NBA歷練的周琦和CBA聯賽MVP王哲林與小組賽內線球員相比,身體緯度和厚度的差距是非常明顯的,難以在對抗中占據優勢,籃下得分不再唾手可得.另外,根據統計球隊5場比賽四節得分情況發現,5場比賽中有4場比賽球隊每一節得分依次遞減,結合比賽錄像,體力不支是影響球隊得分的重要因素,如與波蘭、尼日利亞的比賽中,尤其是下半場比賽,周琦、王哲林在內線接球后與對手進行對抗,籃下明顯無法得分,最終將球傳給外線球員去主導進攻或自己外拉到3分線附近以勉強投籃的方式處理.這說明中國男籃隊員體能儲備存在不足.
1.2、 中國男籃與對手進攻能力比較分析
1.2.1、 中國男籃與對手得分能力比較分析
得分的多少是衡量球隊進攻能力強弱的關鍵指標,同時能夠反映出球隊的戰術執行力的實際情況[4].本研究將得分形式主要分為2分球、3分球、罰球三種形式,由表2可知,中國男籃5場比賽場均得分為71分,而對手平均每場得分75.7分,相比呈顯著性差異(P<0.05),得分落差也間接性地反映了中國男籃整體進攻能力羸弱的現狀.導致得分弱的原因主要為:①球隊得分點過于單一,場均得分上雙球員僅有易建聯1人,場均得分為17.9分.②主力球員和角色球員界限明顯.替補得分占比21.5%.③鋒線球員能力最差,鋒線球員是銜接后衛球員和內線球員的樞紐,本屆中國男籃4名鋒線球員在5場小組賽里,場均得分均在5分以下,外線遠投共32投8中,命中率僅為25%,沒有一位能攻善守、具有突破能力、穩定遠投能力、給隊友創造機會的球員,導致球無法從前鋒的位置形成威脅、形成突破,內線和外線完全被分割,內線球員無法接到球,無法與后衛球員形成擋拆后插入內線跟進得分.
得分形式中2分球平均每場投籃次數、2分球命中率兩項指標均高于對手,而對手投籃次數與中國男籃相比呈顯著性差異(P<0.05).2分球命中數以微弱劣勢落后于對手,無顯著性差異(P>0.05).造成2分球命中數過低原因:①得分點過少.易建聯、周琦、王哲林三大內線球員2分球命中數占總投籃命中數的57.9%,其中易建聯占據38.4%.后衛球員郭艾倫2分球命中數占總投籃命中數的34.1%,其余球員國際大賽經驗不足的缺點凸顯、面對高強度的防守2分球命中數僅占8%;②內線球員進攻技術手段單一,觀察錄像發現,易建聯2分球得分方式主要為:強對抗下的擠投、轉身跳投、中遠距離干拔跳投、突破后的扣籃、補籃四種,周琦和王哲林2分球得分方式主要為扣籃、補籃兩種方式;
中國男籃3分球投籃次數、命中數、命中率與對手相比均有差異,其中投籃次數與對手相比呈顯著性差異(P<0.05),命中數與命中率與對手相比呈高度顯著性差異(P<0.01).此外,根據統計,在3分球平均每場得分占總得分比指標方面,中國男籃僅為14.1%(排在小組之末),而本屆世界杯冠軍西班牙男籃高達42.2分,亞軍阿根廷男籃為38.2分.這客觀反映了中國男籃在外線攻擊能力嚴重欠缺.造成中國男籃3分球命中數、命中率差的原因為:①“兩大三小陣容”迫使后衛球員去防守對方身高體壯的前鋒球員,對抗中體能消耗過大,進而造成投籃命中率的下降.②教練員用人過于保守.如阿不杜沙拉木和可蘭克是本屆世界杯所有球員上場最少的,兩人都是典型的3D球員,既具備出色的單兵防守能力,也具備穩定的三分球投籃能力.罰球次數、命中數中國男籃高于對手,對手與中國男籃相比呈顯著性差異(P<0.05).罰球命中率落后于對手,與對手相比呈顯著性差異(P<0.05).造成罰球出手次數、罰球命中數少以及命中率低的原因為:①缺乏具有持球突破能力的鋒線球員,造成籃下殺傷能力不足,難以在進攻端形成威脅.②內外線戰術配合脫節,無法迫使對手利用犯規來遏制我方球員得分.如與韓國整場比賽,首發陣容僅周琦一人獲得罰球.
表2 2019年世界杯中國男籃與對手進攻指標對比一覽表
注:以上數據來源于FIBA官網統計,P<0.01為高度顯著性差異,P<0.05為顯著性差異,P>0.05為無顯著性差異
表3 2019年世界杯中國男籃與對手進攻指標對比一覽表
注:以上數據來源于FIBA官網統計,P<0.01為高度顯著性差異,P<0.05為顯著性差異,P>0.05為無顯著性差異
1.2.2、 中國男籃與對手進攻籃板比較分析
進攻籃板球是增加球隊二次進攻機會的根本途徑[5].本屆世界杯中國男籃3大內線球員沒有體現自己的身高優勢,進攻籃板球平均每場9.4個,對手高達12.5個,兩者相比差異存在顯著性(P<0.05);造成中國男籃進攻籃板低的主要原因為:①以周琦和王哲林為代表的中鋒內線群太過年輕,他們身體單薄、拼搶籃板卡位擋人不到位,爭搶籃板欲望不強烈,對進攻籃板的落位預判不準、連續起跳能力遠不及對手.②籃板球的拼搶無法整場保持持續性.比賽中當比分分差被拉大,尤其是落后的時候,球員積極性減弱,很少主動頂搶籃板.
1.2.3、 中國男籃與對手快攻得分比較分析
當今世界競技籃球運動正朝著“小、快”風格為主發展,快速的攻防轉換是球隊進攻高效的基礎,快攻得分和利用對手失誤得分在比賽中能夠起到關鍵性作用,快攻得分指標進一步反映了球隊攻防轉換節奏快慢,以及是否能夠抓住對手的失誤而成功快速得分[6].快攻得分是中國男籃本次世界杯鮮有的亮點,場均得8.4分,對手6.3分,對手與中國男籃相比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5場比賽中國男籃快攻得分均高于對手,與科特迪瓦的比賽快攻得分比為17∶2,與波蘭的比賽快攻得分比為21∶6.中國男籃快攻得分的提升體現了球隊在攻守轉換速度方面的優勢.根據比賽錄像發現中國男籃快攻得分提升主要原因為:①球員對對手傳球落位點判斷力提高造成搶斷次數增多.②在快攻中面對對手的退防,進攻機會的選擇性提高,如傳球或造對方犯規,進而成功利用對手失誤得分機會增多.
1.2.4 、中國男籃與對手助攻、失誤比較分析
助攻指標是對一支球隊在進攻時組織能力體現的有效證明,更是球員對籃球技術的掌握、球員之間的團隊協作默契程度以及對戰術執行力的真實反映[6].在助攻指標方面,中國男籃場均15.4個,對手場均17.5個,與對手相比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失誤問題過多是中國男籃長期未能解決的問題.在失誤指標方面,中國男籃場均14.4個,比對手場均少0.1個,兩者之間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但是助攻指標、失誤指標反映了中國男籃球員的基本功底子薄弱,球員之間缺乏足夠的默契以及缺乏有效的進攻組織,整體性差.造成中國男籃助攻少原因為:①球隊過多依賴個人單打,缺乏整體移動戰術配合.②后衛球員傳、突、分能力不足,過多的是左右轉移性傳球,而隱蔽性較強的傳球卻很少.失誤多的原因為:①中國男籃對球處理細節方面不夠重視,面對對手的防守,在進攻戰術體系中持球隊員對無球隊員的位置判斷不夠準確,與內線球員的高位策應和無球隊員掩護之后的快速切入無法成功銜接,導致失誤頻繁.②球員戰術素養較差.對戰術的執行不堅決,過于隨意,周琦兩次邊線球發球動作未能體現出對比賽的重視.
1.3、 中國男籃與對手防守能力比較分析
表4 2019世界杯中國男籃與對手防守指標對比一覽表
注:以上數據來源于FIBA官網統計,P<0.01為高度顯著性差異,P<0.05為顯著性差異,P>0.05為無顯著性差異
1.3.1、 中國男籃與對手失分比較分析
衡量球隊防守能力的強弱,其中最有效最簡單的形式就是通過失分多少來判斷.失分直接體現了防守體系對進攻方的進攻體系整體的遏制能力與控制能力[7,8].根據表4顯示,中國男籃平均每場失分75.7分,對手為71分,相比具有顯著性差異.造成中國男籃失分多的原因為:①“兩大三小陣容”配置導致內線防守優勢被弱化,由于后衛身高和體型的劣勢,對手多次利用鋒線的高度錯位單打,迫使內線球員為后衛球員協防,造成內線失分過多.根據數據統計,在限制對手內線得分方面,中國男籃平均每場丟失39.6分,占總失分的57.5%,而對手場均僅失27.6分.如中國男籃與尼日利亞男籃的比賽,內線失分達到50分. ②防守戰術體系執行不到位.球員在執行人盯人防守戰術時,內線球員不能夠及時撤回,造成對方輕松突破上籃或弱側球員出現空位投籃機會;執行聯防戰術時,當對手有2名或2名以上投手在場時,戰術出現畸形,即聯不動防不到.
1.3.2、 中國男籃與對手防守籃板比較分析
防守籃板球的拼搶是防守體系中很關鍵的環節,是能夠重新獲得球的控制權的一種重要途徑,為球隊發動快速反擊創造有利的時機[9].由表4顯示,在防守籃板指標方面中國男籃場均25.4個落后于對手26.6個,差異不具有顯著性(P>0.05),但是5場比賽中只有在對陣科特迪瓦男籃防守籃板球多于對手.造成中國男籃防守籃板落后主要原因為:①中國男籃拼搶籃板球的意識集體薄弱,很少形成多人爭搶籃板球的局面;②身體素質和身高優勢不協調,身體素質水平較低使得身高優勢化為烏有.如與委內瑞拉比賽,中國男籃身高優勢明顯,防守籃板最終輸給對方11個.③中國男籃很少對投籃球員進行貼身緊逼式防守,同對手的防守距離較遠,造成對手投籃命中率較高.
1.3.3、 中國男籃與對手搶斷比較分析
搶斷是含有攻擊性的防守技術手段,是判斷一支球隊防守攻擊性強弱的重要標志[10].本屆世界杯,搶斷指標同樣為中國男籃競技表現的一大亮點,平均每場8.8個領先對手1.2個,兩者相比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5場比賽中中國男籃搶斷次數均優于對手.中國男籃搶斷次數多的主要原因為:①球員預判能力的提高,能夠對對手的傳球路線做出準確的判斷,同時,對對方核心球員進行包夾造成對方跳起傳球進而形成搶斷.②后衛球員防守侵略性、破壞性、攻擊性增強,如當對方后衛變向運球時,后衛球員經常緊逼對手習慣的一側,以最快速度將球破壞掉形成搶斷,郭艾倫、方碩、孫銘徽、趙繼偉4名球員搶斷為6.8次,占全隊77.2%.
1.3.4 、中國男籃與對手封蓋比較分析
封蓋是阻止對手有效投籃的主要防守手段,一個精彩的封蓋可以鼓舞全隊的士氣,提高球員的攻防積極性和自信心[6].本屆世界杯中國男籃5場比賽場均封蓋為2.8個落后對手的3.8個,相比不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5場比賽中只有與韓國男籃的比賽中封蓋次數多于對手,造成中國男籃封蓋次數過少的主要原因為:①中國男籃在比賽中尤其是面對比分落后的局面,心理發生變化,防守態度松散、積極性不高缺乏延續性,松動式防守較多,緊逼式防守很少,并未有效對對手進攻造成威脅.②周琦、王哲林等內線球員彈跳性差、反應較慢,使得對手能夠利用時間差、空間差輕松突破上籃.
1.3.5、 中國男籃與對手犯規比較分析
在現代籃球比賽中,隨著運動員個人技術水平、戰術理念的提高,運動員對犯規的把握更傾向于有目的的行為.犯規的程度不一,對整場籃球比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正、負效應,在時機把握下采取適當的犯規方式對比賽的勝利產生重要的影響[10].中國男籃場均犯規次數為21.8個,與對手的場均18.6個相比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中國男籃犯規多于對手的主要原因為:①以周琦和王哲林為首的內線球員經常出現防守位置模糊化,對手突破時,腳步移動緩慢,沒有建立合法防守位置體系,造成犯規較多;②球員因性格原因和對規則理解不透徹使得技術犯規和進攻犯規尤為突出.
2 、結論和建議
2.1 、結 論
(1)縱觀6屆大賽,中國男籃整體發展一直處于跌宕起伏的狀態,無法呈現持續穩定的態勢.尤其是在倫敦奧運周期、里約奧運周期、東京奧運周期三大階段中國男籃競技實力一直持下滑態勢.
(2)世界杯中國男籃隊員的身體形態可以概括為:身高矮、年輕化、體重輕、克托萊指數低的顯著特點.
(3)在進攻指標方面:中國男籃5場比賽場均得分與對手相比呈顯著性差異(P<0.05).2分球平均每場投籃次數、2分球命中率兩項指標均高于對手,而對手投籃次數與中國男籃相比呈顯著性差異(P<0.05).2分球命中數以微弱劣勢落后于對手,無顯著性差異(P>0.05).3分球投籃次數、命中數、命中率與對手相比均有差異,其中投籃次數與對手相比呈顯著性差異(P<0.05),命中數與命中率與對手相比呈高度顯著性差異(P<0.01).罰球次數、命中數中國男籃高于對手,其中對手與中國男籃相比呈顯著性差異(P<0.05).罰球命中率落后于對手,與對手相比呈顯著性差異(P<0.05).進攻籃板球與對手相比差異存在顯著性(P<0.05).快攻得分是中國男籃本次世界杯鮮有的亮點,對手與中國男籃相比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助攻與對手相比差異不存在顯著性(P>0.05).失誤與對手相比同樣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4)在防守指標方面,中國男籃失分指標與對手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防守籃板和封蓋中國男籃與對手相比不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搶斷指標中國男籃高于對手,對手與中國男籃相比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2.2、 建 議
(1)建議中國男籃球員以崇尚勞動的工匠人心態,學習中國女排艱苦奮斗、精益求精、埋頭苦干、開拓進取、攻堅克難的精神,把個人價值、集體榮譽和國家期望融為一體.如在基本功方面,尤其是投籃基本功方面狠下功夫,在高強度防守下提高投籃命中率的同時增加投籃的穩定性;重點加強拼搶籃板球的積極性,提升面對緊逼防守時能夠準確的傳接球以及保護球的能力;增強自己協防能力和單兵防守能力;學習歐美強隊球員傳接球、無球移動的速度、球隊的默契程度、戰術素養以及戰術執行力以增加戰術配合的實效性、減少長久以來失誤過多的弊端和減少以往過于依賴內線的現象.
(2)建議中國男籃回歸本源,強調整體籃球,堅持快、準、靈打法.同時中國籃協繼續堅持“走出去”方針戰略,輸出更多的球員加盟歐洲籃球聯賽,借鑒和吸收歐洲球隊的優點,提高中國男籃與歐洲強隊的交流深度,增加更多的比賽機會,以豐富球員的大賽經驗和提高成熟的心態.
(3)建議中國男籃增加身體對抗的“資本”,增加體能方面的練習以承擔大負荷訓練和高強度比賽的需要,同時系統、科學、不間歇地安排力量素質訓練、耐力素質訓練、速度素質訓練.
(4)改變國家隊主教練的選聘機制,如果主帥更換或難產,可嘗試由CBA聯賽冠軍隊教練直接出任國家隊主教練,減輕主教練毛遂自薦所需承擔的各種壓力,保證主教練有一定的帶隊經驗、成績基礎和執教資歷.同時,國家隊教練應加強對中國男籃國際大賽上“典型失利案例”的研究,賽前多做困難準備,關鍵時段的戰術布置,要充分考慮現代籃球高強度緊逼防守的破壞性,增加戰術預案.
參考文獻
[1]歐岳山,劉艷芳析當代競技籃球比賽身體對抗特征-兼論我國男 子籃球隊身體對抗差距與成因[J]中國體育科技, 2010, 46(3):34-38.
[2]顏海波,唐峭峻從第30屆奧運會探究中國男籃現狀與差距[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 ,28(1):118-124.
[3]張飆.2014- -201 5賽季CBA總決賽冠亞軍隊RSR綜合評價分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2015 49(11):83-86.
[4]劉永峰倫敦奧運會中國男籃與競爭對手攻防能力的對比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3,39(8):52-57.
[5]張云劉崗 ,斯琴 巴特爾.優秀男籃中鋒進攻能力評價體系的建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32(8):109-112.
[6]邱寰,林琳近幾屆世錦賽中中國男籃與世界前八名的對比研究一兼論中國男 籃的發展對策[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30(11):1580-1582.
[7]程培鵬,徐濤第27屆奧運會中國男籃防守技、戰術與世界強隊的差距[J]遼寧體育科技, 2003,25(2):8-9.
[8]張俊青,馬駝 第14屆世界男子籃球錦標賽中國隊攻防能力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 2003,39(8):35-36.
[9]張松奎.從北京奧運會籃球比賽看中國男籃技戰術之差距[J].體育學刊,2009,16(1):67-69.
[10]劉永峰2011-2012賽季CBA總決賽北京隊與廣東隊攻防實效對比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3,38(9):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