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言腐蝕是學習者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因素,對高職學生而言,語言腐蝕程度就更為明顯。通過對語言腐蝕理論的認知,分析語言腐蝕理論對優化高職英語教學的作用,提出以語言腐蝕理論為指導的高職英語教學優化策略。通過實施優化高職英語教學理念、豐富高職英語習得方式、完善高職學生英語學習評價標準的策略,實現教與學的協調、統一,從而有效規避語言腐蝕,提高高職學生英語學習持久能力。
關鍵詞:語言腐蝕; 高職英語教學; 學習評價標準.
0 引言
高職院校的學生普遍存在英語水平不高的問題,其原因主要表現為: 英語學習意識淡薄、積極性不高、缺乏自主學習意愿、對英語學習有畏難情緒、學習動機不強、對英語學習缺乏持久性等,致使英語的語言腐蝕現象較為嚴重。因此,高職英語教師應提高對語言腐蝕理論的認知,以語言腐蝕理論的全新思維視角優化教學策略,從而保持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的高效、持久狀態,確保高職英語的教學效果。
1、 語言腐蝕理論的認知
1980 年,在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舉行了一場有關語言腐蝕專題的研討會( Conference on the At-trition of Language Skills) ,開啟了對語言腐蝕理論的探索與研究,語言腐蝕( language attrition) 一詞也逐漸被人們所熟知和認可。如今,語言腐蝕理論已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研究領域,并逐步走向成熟與完善[1]。語言腐蝕理論以一種全新的思維模式和視角審視著語言學習的全過程,對于語言學習者和語言教育者有效規避語言腐蝕的逆向效應,具有決定性的指導作用和意義,能夠為語言習得成果的保持提供最直接、最中肯、最高效的建議。
語言腐蝕,可稱之為語言習得的“逆過程”,亦是語言學習過程中的伴生物,是一種絕對不可忽視的語言現象。從本質上看,語言腐蝕是語言能力逐漸退化或喪失的過程,而究其根源,在于雙語或多語使用者對某種語言接觸頻率的減少或停止所致[2]。
單一、靜態、封閉、片面、死板的語言習得途徑和方式、工具性語言學習動機、消極和畏難的語言學習態度、較低的語言接觸頻率、缺乏語言文化氛圍等都是導致語言腐蝕的直接和常見因素[3]。
2、語言腐蝕理論對優化高職英語教學的作用
以語言腐蝕理論優化高職英語教學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 1) 能夠提高高職英語的教學效果,使教與學實現真正的和諧、統一,使高職英語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 2) 能夠有效防止高職學生英語能力的腐蝕,幫助高職學生高效、持久保持英語習得成果,驅動學生的學習內動力,使高職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高自我效能感,進而提升學習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成為成功的英語能力保持者; ( 3) 能夠拓寬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途徑,將創建抗腐蝕的英語語言環境和防止英語語言衰退的教學意識融入到高職英語教學中,使高職英語教學以全新的視角突破改革的瓶頸期,向更加完善、更加優化的方向發展; ( 4) 能夠更好實現高職英語人才培養目標,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使高職學生成為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的可塑之才[4]。
3 、基于語言腐蝕理論的高職英語教學優化策略。
3. 1 優化高職英語教學理念
語言腐蝕理論對優化高職英語教學理念具有十分重大的影響。高職英語教師應加強學習,熟知語言腐蝕理論的內涵以及實施意義、必要性等,優化高職英語教學理念,不斷創新,實施行之有效的優化策略,有效預防語言腐蝕現象,推動高職英語教學持續、穩定發展。
高職英語教師應摒棄傳統“應試教育”理念,將高職英語教學的常態化、日;砟顫B透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有效預防語言腐蝕現象?荚,是對過往學習成果的考量,但同時也是對學習成果的總結,更是對以后學習的思考,具有承上啟下的現實意義,因此考試結束并非是學習的終結,“考完即學完”的想法是不對的,應予以糾正。高職英語教學并非“為考而教”,而是“為學而教”,學生也非“為考而學”,而是“為用而學”。因此,高職英語教師應徹底打破以往陳舊的教學理念,沖破固態思想的束縛,轉變以往教學只是課堂教學的思想,將高職英語教學擴大化,使其不再僅僅是課堂上的教學行為,還延伸到高職英語課堂以外,遍布于高職學生的周圍,走進高職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而要使其得到切實的收效,就需要高職英語教師開拓思維,不斷思考,及時反思,不斷創新,尋找一切契機將英語帶到學生的身邊,使英語構成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高職英語教師可通過開展各種類型的活動,實現英語與學生的親密接觸,也可將英語宣傳語貼于寢室、食堂、圖書館等校園公共場所,打造校園英語氛圍等。
總之,只要高職英語教師樹立常態化英語教學意識,密切觀察和尋找英語教學機會,集思廣益,必將促進高職英語教學持久發展。
在高職英語教師“抗腐”教學理念的確立方面,高職院校應充分發揮教研室的引導和帶動作用,通過各種教輔活動,幫助英語教師學習語言腐蝕理論并優化英語教學理念
( 1) 聘請語言腐蝕理論方面的專家來校作報告,使英語教師對語言腐蝕理論有全面、深刻的認知;
( 2) 開展教研室活動,組織英語教師進行有關語言腐蝕理論的學習與討論,通過同行間的共同探究、切磋與交流,在潛移默化的氛圍中,實現英語教師的自我提高與升華;
(3)鼓勵英語教師申報有關語言腐蝕理論的課題,通過對高職院校語言腐蝕情況的調研,實地了解語言腐蝕理論的實施情況,以及學生的反饋情況,為英語教師的實踐提供寶貴的現實信息與資料;
(4) 完善高職學生的英語學習評價標準,增加對學生學習效果保持度的考核,尤其是注重學生的過程評價,并將過程評價標準細化,從而促使高職學生關注平時的英語學習,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減少學生的受蝕時間。
3. 2 豐富高職英語習得方式
高職英語教師應注重教學的多樣性和持久性,豐富英語習得方式,使英語學習滲透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增加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內動力,提高學生對英語習得成果的保持能力。
高職英語教師可通過微信、QQ 群組推送英語學習資料,要求學生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豐富學生的英語習得方式。智能手機,作為當今每名學生必備的通訊工具,已遠遠超出當初單純為了保持相互間聯系的工具性作用。教師可充分利用手機中QQ、微信等應用程序,與所教班級建立群組,與學生建立直接的聯系。通過群組的推送功能,教師可在課前為學生推送與教學內容相關的預習資料,包括重點難點、討論話題、任務分配等,要求學生在課前做好相應的準備,以便能夠有的放矢地進行課堂學習。在課后,要求學生將作業或語音作業傳送到群組里,一方面可供教師隨時檢驗學生作業完成情況,對學生的作業及時進行批改和回復,另一方面可供學生相互學習、觀摩,既是對學生英語學習的督促和激勵,也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提高。學生可通過群組提出英語學習中的疑惑,尋求老師或同學的解答,而教師也可將優秀的英語文章、有趣的英語小故事、實時重大英漢對照新聞等推送給學生,供學生在課余時間翻看、學習,增加學生對英語的接觸面。
教師也可利用手機中的直播 APP( 快手、美拍、映客、花椒等) 面向全體所教學生開設英語直播間,教師可將開播時間和直播主題提前發布到班級群里或是轉發于 QQ 空間或微信朋友圈,供感興趣的學生參與。英語直播間不會給學生帶來如同走入教室學習的緊張感,所以也就會成為學生暢所欲言的平臺。在這里,學生可以聆聽,可以發言,可以提出疑問,也可以質疑,因為這是一個開放式學習平臺。而對于直播主題的設定也可根據學生的要求而定,如果學生感覺自己的語音不準,音標學習得不好,教師就可將“音標的再認知”設為直播的主題,幫助學生重拾音標知識,發出標準的語音; 如果學生想提高英語口語能力,教師就可將“生活中的常用口語表達”
設為直播的主題,通過介紹英語常用句型、詞匯、句子,再結合實際應用的語境,為學生解決口語表達的困惑。英語直播間的開設能夠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影響學生,使學生主動“親近”英語,愿意學習、探究英語,在意識形態上、在主觀意愿上接納英語。
開展英語第二課堂也是高職英語教學中不可多得的抗腐蝕的英語習得方式,能夠擴寬高職英語探究范圍,創設語言輸出的氛圍,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激發學生英語學習潛能,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耐腐蝕度,穩固高職英語教學效果[5]。高職英語第二課堂可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開展,比如,以英語口語訓練為側重點,舉辦英語短劇表演、英語脫口秀、英語繞口令、英語演講、英語新聞播報等活動,從多角度激發學生口語表達欲望,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 以興趣、愛好為側重點,成立英語漫畫、英語電影配音、英語歌唱、英語戲劇表演等社團,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發揮自身的特長、優勢,參與到輕松、愉悅的高職英語第二課堂中來。
3. 3 完善高職學生英語學習評價標準
高職英語教師對高職學生英語學習情況的評價多注重結果性評價,忽視過程性評價,即使有過程性評價,也多集中于對學生的出勤、期中測試、平時紀律表現等情況的監督與考察,很少涉及對學生語言能力保持的考量以及課外教學活動的評估,因此,高職學生出現了“重期末輕平時”的學習現象,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英語保持度,致使學生的可持續學習能力不強。針對以上情況,高職英語教師應完善高職學生英語學習評價標準,增加過程評價中對學生抗腐蝕能力的評估,督促、激勵學生對英語平時學習的重視,從而維護高職英語的教學效果,保持高職學生的學習成果[6]。
高職英語教師應對學生的學習進步情況予以考量,關注學生的成長。學生的學習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所以需要教師的不斷引導和鼓勵。高職英語教師在平時的評估中,要關注學生的點滴進步,即使學生只是讀對一個英語單詞,只要學生積極參與到高職英語的學習中,跟之前的表現相比有進步,教師就應予以肯定,給予表揚,以此鼓勵學生繼續努力,不斷進步。
高職英語教師應著重對學生平時抗腐蝕能力予以考量,定期評估學生學習成效的持久度、學生與英語的接觸程度、學生課上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學生課下英語活動的參與度、學生對英語的接受度等,全面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估。教師對學生的考察關注點也會成為學生學習的著重點,通過教師的考量,自然也會激勵學生加強平時學習,從而增強學生的抗腐蝕意識和能力,促進學生的發展。
4 結語。
以語言腐蝕理論為指導的高職英語優化教學并非是短期就能達成的,而是需要高職英語教師做好探索、實踐、再探究、再實踐的長期準備,不僅在思想上,亦在行動上。在思想上,高職英語教師應秉承語言腐蝕理論,確立抗腐蝕意識,以此優化高職英語教學。在行動上,高職英語教師應豐富學生的英語習得方式,為學生營造英語學習氛圍,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自主參與到高職英語的學習和探究中來,保持英語學習的高效、持久狀態。在教學評價方面,完善高職學生的英語學習評價標準,使高職學生的學習有理可依、有據可查,成功為高職學生的英語學習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鐘守滿,孫崇飛. 跨學科的語言磨蝕研究: 從語言磨蝕的定義談起[J]. 外語教學,2012( 2) : 8 -12.
[2]李智濤,林冬梅. 語言磨蝕定義研究述評[J]. 長春大學學報,2013( 1) : 41.
[3]倪傳斌,延俊榮. 外語“磨蝕”的影響因素分析[J]. 外語教學與研究,2006 ( 1) : 50 -55.
[4]楊晉. 關于系統教育結束后中國英語學習者英語語言能力流損研究的必要性[J]. 山東外語教學,2006( 6) : 13.
[5]覃薇. 大學英語第二課堂建設———基于語言腐蝕角度的思考[J]. 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 7) : 360 -361.
[6]楊珊珊. 語言磨蝕視角下英語作為第二外語的教學策略研究[J]. 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3( 2) : 168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