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來,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多姿多彩,基本生活條件的滿足導致人們精神和文化需求的增加。在人類社會的進程里,人們制造了很多種表現形式的文化作品,如文字、繪畫、電影和戲劇,在現下的背景中越來越流行。所以,必須采取適當措施改善文化和藝術表演的狀況,以進一步加快文化市場的發展并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和文化需求。藝術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評估戲劇表演藝術效果的關鍵因素之一。由于我國的戲劇表演發展起步較晚,而中國的劇本質量相對較差,加之許多年輕演員缺乏表演技巧,因此無法準確塑造人物特點。因此,我國的戲劇表演者必須準確塑造角色人物形象,以提高藝術表現,同時還要注重角色創作能力以及藝術素質的提升。
關鍵詞: 藝術; 表演; 人物塑造;
戲劇表演種類豐富多彩,主要包括話劇、歌劇、音樂劇和舞蹈劇等。換句話說,戲劇可以與音樂、舞蹈、臺詞、動作和其他形式結合起來講述一個故事。因此,戲劇可以完整、清晰地描述人物和性格特征,并向觀眾展示戲劇的多樣性。如今,中國戲曲(例如京劇)的文化影響力越來越強,越來越多的外國朋友希望來中國感受戲曲的魅力。因此,戲劇表演者需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和表演技巧,更好地塑造角色的人物形象,從而呈現出更好的舞臺表演。戲劇表演者要認真思考如何在戲劇表演中呈現角色。戲劇表演者不僅需要積累舞臺經驗,還需要了解戲劇的藝術概念,真正展現戲劇本身的魅力并吸引觀眾。當然,戲劇表演者需要避免所謂的角色疲勞,現在很多完全不同的角色都被演繹成相似的角色,這是表演者應該盡力避免的狀況。一個優秀的戲劇演員不僅需要在戲劇舞臺上表達角色形象,而且還應該打破自己的個人表演習慣,從一個角色變成另一個角色。
一、劇本的合理解讀
為了準確塑造戲劇里的藝術人物形象,演員首先要大致地了解劇本。劇本是藝術角色活動的重要基礎,也是圖像創作的基本來源。通過有效地理解劇本,演員就能更好地研究戲劇,準確了解角色。在理解劇本時,必須首先準確地了解劇本的創作時代,基于劇本的時代背景,把握其藝術風格和時代特征。其次,劇本解讀應著重于分析整個劇本中角色的表現,特別是演員需要了解并思考劇本中臺詞與其他臺詞之間的關系,從而更好地發揮劇本的作用。
在表演中,在基于劇本的基礎上,演員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重現相應的角色。對劇本的準確理解是一個核心要點,可以避免因演員對劇本的主觀理解和重新創建角色帶來的角色偏離。
二、塑造戲劇角色的目標
如果要在戲劇表演中創造良好、生動和持久的藝術形象,需要理解表演過程中的特定藝術形式和戲劇表演藝術的規模。在此過程中,需要知道如何建造角色的形象、復制角色的形象以及通過生動的表演進行逼真的解釋。在戲劇表演過程中,表演者必須始終注意人物的個性。此外,在戲劇中,演員們需要通過具有感染力的表演技巧來繼承傳統的表演技巧,在學習前人的藝術技巧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具備自己的個性特點和表演格局。
三、人物形象塑造對戲劇的影響
由于戲劇表演自身的特殊性,表演者是整個戲劇表演藝術的核心環節。由于戲劇的故事表達和主題傳播取決于表演者的語言和身體表現,因此表演者角色形象的呈現直接關系到整體戲劇表演的藝術效果。出色的表演者可以使觀眾身臨其境,而失敗的表演者則會阻礙整個故事的敘述和表達。因此,在表演過程中,表演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時需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應該精確地把握人物的性格,每個戲劇人物的形象都有自己的特色,只有準確地了解角色的特征與靈魂,才能使角色的形象言語和行為更加逼真。另一方面,對角色情感的深刻理解,角色情感表達是故事表達的關鍵,只有通過表演,說話者的輪廓形象、聲音和面部表情以及描述性的豐富性才得以體現。只要通過人物情感的準確呈現才能創造出深刻的人物形象,從而真正地打動觀眾。
四、人物形象塑造策略
(一)角色詳細分析
為了更好地塑造戲劇中的藝術人物形象,通常需要著重于對角色的詳細分析,這將使演員更好地理解角色,有助于創造更具活力的藝術形象。首先,演員要對劇本進行詳細分析,以準確把握角色人物的形象,并為自己對角色的深刻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礎。其次,對藝術角色的分析還要求演員具備良好的自我理解和藝術創造能力,這也是幫助戲劇演員更好地發揮作用的重要因素。當戲劇演員解釋角色時,他會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與知識儲備,以便更好地了解角色的行為和思想,并加入自己對于角色的理解,對其進行總結和融合。為了更好地促進戲劇演員成為劇本中的角色人物,他們投入自己的情感,將自己帶入角色,并最終有效地塑造了藝術人物的形象。
(二)改善舞臺技巧
在劇院表演過程中,如果要有效提高表演效果,就要注意表演的場景和舞臺的效果。有效的場景布局、角色組成、背景音樂等可以極大地改善舞臺效果。根據戲劇需要,整合相應的舞蹈元素,能夠有效保證演員迅速融入角色中。對于演員而言,角色創作的過程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結合不同的場景來執行不同的表演的藝術過程。
在此基礎上,戲劇家們要注重對生活細節的積累,在生活中找到戲劇人物的縮影,并有效地模仿和處理藝術作品,對戲劇作品進行整體描繪,這樣可以有效提升表演效果。換句話說,結合自身的生活經歷可以真實地反映戲劇表演過程所對應的場景,從而帶動觀眾真實的情感,增強戲劇的觀賞效果。
另外,演員收到新的劇本后,不僅要預先了解人物,而且要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和經驗來分析人物形象,并構建合理的具體人物形象,進一步了解自己的感受和情感。導演和編劇應該進行交流,逐步將角色具體,共同確認和完善角色的形象和情感。此外,演員在對角色的解釋過程中,應將內在認知積累與表演技巧相結合,以便對角色的情感進行藝術處理,并使其更加生動。表演結束后,演員必須對自己的表演進行自我總結和反思,確保表演的合理性,并逐步積累經驗。
(三)掌握戲劇技巧
為了有效地塑造戲劇表演中的藝術人物形象,除了要準確地了解角色之外,還必須確保戲劇演員具備相應的表演技巧。在戲劇表演中,運用表演技巧主要是為了避免戲劇表演過程中過多的以生活為導向的現象。戲劇表演應從藝術角度進行處理,而不是完全以生活為導向進行直接表現,這也要求劇院演員必須熟悉相關的表演技巧。
表演者要了解角色整體的心理活動,表演過程中行為節奏的變化直接衡量著表演者的表現。良好的表演技巧可以豐富而完整地展現戲劇人物的心理活動,也可以影響整體發展趨勢。俄羅斯戲劇大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說過,“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動作;哪里有動作,哪里就有活動;哪里有活動,哪里就有速度;哪里有速度,哪里就有節奏。”筆者認為,角色主要包括角色內部情感的起伏、力量和放松以及外在情感,即角色外部行為的力量、速度、長度等,主要通過語言與動作兩個方面來表現。演員應該意識到,所有外部情感都是由角色的內部情感引起的。同時,角色的外部情緒也是刺激內部情緒的一個因素。為了適應兩種情緒之間的不確定性,演員需要牢牢把握兩種情緒之間的節奏。在表演過程中,必須了解每種情感和行為的因果關系。通過建立角色的內在情感并促進外在情感的表達,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理解戲劇的內在心理方向。
(四)合理改善表演張力
在塑造人物形象的過程中,必須保證人物的情感表現。首先,表演者需要學習角色的整體形象以及角色的一些內部特征,并對其進行詳細處理。其次,表演者在表演過程中不要太過于小心,這會產生一種“錯誤的”表演體驗,給觀眾一種突如其來的感覺。演員控制情緒的能力通常與表演不對等,尤其是在表演達到高潮之后,此時需要形成情緒環境的轉變,以確保情緒控制的合理性。表演者必須在日常練習和舞臺經驗積累過程中逐步控制表演的“程度”,從而有效地形成角色創造的系統模型,以確保戲劇性的張力和表演效果是平行的。
五、結語
綜上所述,戲劇是綜合藝術的融合,需要使用音樂、舞蹈和其他藝術手段來塑造角色。我們在戲劇中看到的現實詮釋與藝術家的藝術性密不可分。同時,演員必須深刻理解戲劇人物,把握尺度,以真實的形象塑造人物。戲劇來自生活,優秀的演員一定要具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可以融入表演技巧,對表演過程中角色的形象和情感有很好的理解并向觀眾展示,從而引發觀眾的共鳴。同時,演員應當不斷提升自身的表演能力,并不斷創新和找尋新的藝術表演形式。
參考文獻
[1]傅謹.“社會主義新人”塑造——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有關戲劇人物塑造的討論回溯[J].東吳學術,2017,(6):5.
[2] 洪樹湘.鮮活的戲劇人物來自生活深處——小戲觀后的點滴思考[J].神州民俗,2016,(11):62.
[3]廖子懿.如何做好戲劇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J].戲劇之家,2017,(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