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采用一般情況調查表,簡版自我感知老化量表(B?APQ)、健康問卷抑郁癥狀群量表(PHQ?9)、孤獨感量表(ULS?8)對某三甲醫院288名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問卷調查!步Y果〕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感知老化得分為47.00(41.00,53.00)分,其中消極結果和控制維度得分最高17.00(13.00,20.00)分,積極結果維度得分最低6.00(6.00,8.00)分,不同年齡、鍛煉情況、抑郁及孤獨感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感知老化有正向預測作用(P均<0.05);抑郁的情感維度、軀體癥狀維度、抑郁總分和孤獨感與自我感知老化各維度及總分均成正相關(r= 0.303、0.159、0.288、0.268、0.650、0.375、0.477、0.746、0.698,P均<0.05);回歸分析結果顯示:
不同年齡、鍛煉情況、抑郁及孤獨感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感知老化有正向預測作用(P均<0.05)!步Y論〕老年糖尿病患者趨向于消極的老化感知,與患者的抑郁情緒、孤獨感密切相關,醫護人員應當高度重視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狀況及情緒,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以改善患者的健康狀況和生活質量。
關鍵詞: 老年人;糖尿;自我感知老化;抑郁;孤獨感。
Abstract : [Obyective]To ineligtetthe slatsinurmeingfactoreof sel-preivragingineledly dubetrepaltents.(preeiverl agingseale(B-NPQ). heahdepres symplomngroupseale (PHQ-9) andl lorelineesseale(U15-8)288 ipleinewithdabetesina' lrakrla A luptal inHernainaging secoreut llerly didreleptinis wae47 0041.0053.00,i whieh ler swur“nregmive unteomersun controldlimenusiowas thehiglhel 17.0013.00. 20.00),and lhe senreof puilive untemedimensinnwas thelowesL6.000 6.008.00). Diemlosomnt sympuondlimensiun,lotal scCor 川iugr.edlucaiumnlevel. murtal sltinconeexeriseslalusad elarly dubrer pltein thell-perevre agingsecr(P<0.05);Thelpr lunelives werrprivels curlelwith thesl-peerivre sgndlimensitunaml lolal sere(20.303.0. 159.0.iflee waslasisallyf elrly palientswilh duadete1AP<0.288.0.268,0.650, 0.375.0. 477.0. 746.0.698. ALLIPK0.05):Therenls on rgresinanulystsshowel lhaldferre ager,,1ohementalhealth ofexeriese.depresan lrelure eoulpsitivelypeeptuen of sgrinnwrgative05).(Concluston)Elderly palrenlswinh daleee jm Lund1 a wrgaliveshumd slulu gral imprwee . adepresisn andloelinss,lealh care wrkerselerdy palientswith dretre sanentimal. lakelimely Lagetelintervention,1o imprivethe patentsTueath u uly oh。
Key words : the elderly; diabetes; self-perceived aging; depresson; loneliness。
自我感知老化( self-perception aging, SPA )是指老年人在面對自身生理、心理與社會的老化威脅時所產生的主觀感知和情緒反應,這種主觀感知與情緒反應來源于老化刻板印象與自我評價,會影響老年人在老化過程中的行為傾向,包括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積極的自我感知老化有助于老年人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21。已有研究引表明,那些晚年更健康、更長壽的老年人多數擁有積極自我感知老化,消極的自我感知老化則會使老年人產生較多的負面情緒,影響其心理健康+。在我國,60歲以上老年群體中糖尿病的患病率高達20% [”。老年糖尿病患者病程相對較長,其并發癥也會隨之增加,對疾病產生恐懼和擔憂,對他人的依賴性也逐漸增加,這些都會使糖尿病患者感受到老化所帶來的一系列負面影響[6]本研究旨在為醫護人員制定有針對性的干預方案,以改善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
1、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方法,選取2020年9月至12 月河南省某三甲醫院內分泌科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人標準:①符合WH0糖尿病診斷標準”1 ;②年齡≥60歲;③意識清酲、無交流障礙;④知情同意且自愿參加本研究。排除標準:①有認知功能障礙及精神疾病;②有聽力障礙以及言語無法表達者;③合并有其他嚴重的心肺腦疾病及惡.性腫瘤。調查過程中共發放295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288份,有效率97.6%。
1.2、 研究工具。
1.2.1、一般情況調查表。
根據本研究的研究目的,由研究者自行設計,一般資料包括年齡、性別、婚姻狀況、文化程度等。
1.2.2、簡版自我感知老化量表(thebriefageingper-ceptions questionnaire ,B-APQ )。
本研究采用B-APQ 調查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感知老化態度。該量表在2014年由國外學者Sex-ton等8研制而成。本研究采用的是我國學者扈娜'9]翻譯漢化的中文版量表,量表共包含17個項目,分為消極結果和控制、積極結果、慢性時間、積極控制、情感表征5個維度。采用Likert5 級評分法,計分方式為:1代表非常不贊同,2代表不贊同,3代表不確定,4代表贊同,5代表非常贊同。計分依次為1~5分,總分在17~85分范圍之間?偡衷礁,表明自我感知老化的態度越消極。整個量表總Cronbach'a系數為0.918,內容效度為0.890~ 1.000,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適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可用于測量其自我感知老化的程度。
1.2.3 、健康問卷抑郁癥狀群量表( patient healthquestionnaire-9 , PHQ-9)。
本研究使用PHQ-9問卷調查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狀況。健康問卷抑郁癥狀群量表包含9個條目,分為情感、軀體癥狀2個維度。計分方式為0~3分,分別代表完全不會、有幾天、-半以上的天數、幾乎每天。該量表總分為27分,分為4個等級:0~4分為無抑郁癥狀;5~9分為有抑郁癥狀;10~14分為有明顯抑郁癥狀;15分以上為重度抑郁癥狀。該量表在以往研究中有良好的信效度["0,本研究中Cronbach'a系數為0.833。
1.2.4 、ULS-8孤獨感量表。
本研究采用ULS-8來評估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孤獨感狀況。孤獨感量表在1987 年由國外學者Hays等"研制。ULS-8 孤獨量表共包含8個項目,是一個單維度量表,其中6條“孤獨”正向條目和2條“非孤獨”反向條目,采取Likert 4級評分法,從“從不”到“一直”,計分依次為1~4分。積極陳述條目計分時采用反向計分,即從“從不”到“一直”,計分依次為4.3、2、1分,量表總分為8~32分,總分越高表示孤獨感程度越高。本量表是采用我國學者周亮漢化后的版本421 ,孤獨感量表的Cronbach'sa系數為0.741。
1.3 、調查方法。
研究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調查人員為經過統一培訓的護士組成,采用統一的指導語,調查時征得研究對象的知情同意,并向研究對象說明問卷調查的方法、注意事項。問卷當場回收,仔細檢查并雙人錄人數據。數據錄人完成后,由調查人員以20%比率隨機抽取進行復檢,以此保證研究數據的質量。
1.4 、統計學方法。
運用EpiData 3.1軟件建立數據庫并進行數據錄人。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x+s)表示;符合非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中位數M(P2s,Ps)表示。采用Spearman相關性分析對自我感知老化與抑郁、孤獨感進行分析;將自我感知老化得分作為因變量,將單因素分析中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作為自變量,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以a=0.05為檢驗水準。
2、結果。
2.1、自我感知老化得分情況。
由結果可知,自我感知老化得分為47.00(41.00 ,53.00)分,其中消極結果和控制維度得分最高17.00(13.00,20.00)分,積極結果維度得分最低6.00(6.00,8.00)分,見表1。
2.2、自我感知老化現狀及單因素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不同年齡、文化程度、收入和鍛煉情況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在自我感知老化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1、自我感知老化狀況。
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感知老化的得分為(54.35±11.72)分,得分處于中等偏高水平,自我感知老化的態度較為消極,并且自我感知老化的得分高于社區老年人以及養老機構老年人自我感知老化的得分[12?13]。說明與社區老年人以及養老機構的老年人相比,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感知老化態度更為消極,他們所感受到的負面情緒更多。表明老年糖尿病患者對于自身老化的感知偏向消極,這與以往的研究[14]結果相符。
此外,在本研究中社區老年人慢性時間維度得分與積極控制維度得分都大于中間值,說明老化是一個漫長而持續的過程,其對待老化的過程仍抱有樂觀態度,其自身對于控制老化進展的信心也較高,這與陳超然等[15]對開封市老年高血壓患者自我感知老化的研究結果一致。
3.2、自我感知老化的影響因素。
由研究結果可知,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感知老化的影響因素有年齡、受教育程度、收入狀況和鍛煉情況。在年齡方面,年齡越大,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感知老化態度越是消極。隨著年齡的增長,加之罹患糖尿病,老年人的身體狀況變差,依賴性也逐漸增大,使得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心理上產生老化的消極結果。
本研究發現,文化程度也會影響患者的自我感知老化,文化程度低的患者自我感知老化態度比較消極,相反文化程度高的患者自我感知老化的態度更為積極。這與Contador[16]的研究結果相一致,這可能是由于文化程度高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對于事物的認知更加全面和透徹,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老化是一個自然過程,當他們感覺到變化時,能夠積極采取方式去應對,并且適應這個狀態。
在個人收入方面,收入越低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感知老化態度越消極,反之自我感知老化態度越積極,這與Kwak、胡蘊琦等[17?18]的研究結果相一致。研究結果還顯示,鍛煉情況也是自我感知老化的影響因素,經常鍛煉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相對于不鍛煉的患者,自我感知老化的 態 度 更 為 積 極,這 與 鄔 青、 Kornadt等[19?20]的研究結果一致,這可能是由于經常鍛煉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認為在自己的鍛煉過程中感知到的老化過程是逐漸的,是過渡的,是可接受的,所以感知到的積極結果較多,醫護人員應該加強健康宣教,提倡適度鍛煉,幫助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順利渡過老化階段。
3.3、自我感知老化與抑郁、孤獨感的關系。
本研究結果顯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抑郁各維度、抑郁總分、孤獨感與自我感知老化的各個維度以及總分呈正相關,說明抑郁程度越重,自我感知老化的態度就越消極;孤獨感越深,自我感知老化的態度越消極。
相關研究[21]顯示,抑郁是影響自我感知老化的重要因素,誘發老年人發生心理障礙的重要原因就是抑郁。孤獨感也是影響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孤獨感的檢測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和治療中也是相當重要的。相關研究[22]顯示,孤獨感和自我感知老化兩者之間互為因果,具體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研究尚不清楚,有待后續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因此,對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狀態,醫護人員應該重點關注。
。常、自我感知老化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由回歸分析結果可知,年齡、鍛煉、抑郁及孤獨感依次進入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感知老化總分的回歸方程,說明四者一定程度上可以預測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感知老化情況。本研究發現,年齡、鍛煉情況、抑郁及孤獨感均影響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感知老化狀況。年齡越大,患者的自我感知老化程度越高;鍛煉情況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感知老化狀況,相對于經常鍛煉的患者,不鍛煉或者不經常鍛煉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感知老化的態度較為消極。
抑郁狀況以及孤獨感對于自我感知老化也有預測作用,抑郁情緒越嚴重,對于自我感知老化的態度越消極;孤獨感亦是如此,孤獨感程度越嚴重,患者感知到的老化態度越是消極,對于慢性病患者而言,由于病程較為漫長,面對病痛以及一些疾病所導致的經濟和家庭負擔,使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抑郁、孤獨感等消極情緒增加,加之不可逆轉的年齡因素,導致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感知老化態度較為消極。因此,應該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消極情緒,給予心理支持和情感支持,緩解不良情緒。
綜上所述,年齡、鍛煉情況、抑郁情緒以及孤獨感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感知老化的主要影響因素。
醫護工作者不僅需要為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基本的醫療服務,更應該關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及情緒問題,引導老年糖尿病患者建立積極的自我感知老化觀念,積極面對老化狀態,采取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
參考文獻:
[ 1] ANNE H, MCGEE H M, ANN 0, et al.Cross -sectional val-idation of the aging perceptions questionnaire: a mulidi-mens ional instrument for assessing self-perceptions of aging[J]. BMC Geriatrics ,2007,7(1):1-13.
[2] INGRAND I, PACCALIN M, LIUU E,et al. Positive per-ception of aging is a key predictor of quality-of-life in agingpeople[J].PLoS ONE ,2018, 13( 10) :204044.
[3] LEVY B R, SLADE M D, KUNKELS R, el al. Longevityincreased by positive sel-perceptions of aging[ 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2, 83(2) :261-270.
[4]唐丹,燕磊,王大華.老年人老化態度對心理健康的影響[J]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4 ,22(1);159- 162.
[5] YANG W, LU J, WENG J, et 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 Med , 2010,362( 12) : 1090-1 101.
[6]錢金平,吳丹,米鈺,等.自我感知老化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家庭關懷與生命質量間的中介效應[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20,36(7) :490-494.
[7] ALBERTI K G, ZIMMET P Z. Definition, diagnosis andclassification of diabeles mellius and is complications.Part 1: diagnosis and classif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provisional 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J]. Diabet Med,1998, 15(7) :539-553.
[8] SEXT0N E, KING-KALIMANS B L, MORGAN K, etal. Development of the brief ageing perceptions question-naire ( B-APQ) : a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approach toiem reductiom[J]. Bme Geriatrics, 2014, 14(1) :44.
[9]扈娜,盂令弟,劉望.簡版自我感知老化量表在社區老年人中應用的信效度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18,45(4):85-88+112.
[10] HAYS R D, DIMATTEO M R. A short-fomm measure ofloneliness[ J]. Personality Asessment, 1987, 51(1):69-81.
[11]周亮,黎芝,胡宓,等UIS-8孤獨感量表信效度檢驗及其應用[J].中南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2, 37(11):11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