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從古至今,我國對于農業的重視程度就一直是非常高的,認為它是國民生存的基礎和保障,更是國家發展的重要基礎。不斷推動農業經濟發展,是當代人的歷史使命,也是重要職責,而想要實現其良性發展,需要從農業經濟管理的角度出發,進行不斷的更新和優化。當下處于新時期,進行農業經濟發展存在著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和阻礙。因此,只有不斷的創新,進行農業經濟管理研究,才能更為有效地實現農業長足穩定進步。鑒于此,本文以山東省為主,進行農業經濟管理意義的分析,并通過現狀研究,進行有針對性的創新策略探討。
關鍵詞 : 農業經濟;新時期;發展水平;管理措施;創新途徑;
作為基礎產業,農業的重要性有目共睹。維護農業穩定發展,對于國家的整體發展具有諸多促進作用。新時期之下,對于農業的重視程度需要不斷增加,并且需要針對農業經濟管理方面進行不斷的創新,具體需要從理念、方法等諸多方面進行創新,由此成為社會的穩定發展提供堅實保障。與此同時,提升農村經濟的發展質量與發展速度,使其能夠緊跟社會其他方面發展的速度,才能夠有效地推動國家的經濟建設。
1、 新時期加強農業經濟管理創新的意義
農業經濟管理創新包含的內容非常豐富。其中,不僅需要進行思想的解放,而且需要進行思維的創新。同時,對于農業發展經濟需要進行持續不斷的增強。此外,更需要對此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阻礙進行不斷的突破,從而實現積極發展[1]。在創新的過程中,管理體系的構建和完善是一定的,并且還需要針對環境方面進行良好創設,這樣才能夠促使相關人員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科技創新之中,進而實現農業經濟的長足發展。對于現存的相關經濟管理問題,想要打破它,需要從思想觀念的角度出發,進行不斷解放和創新,進而實現經濟體制的創新和優化。
在國民經濟中,農業經濟十分重要,能夠不斷促進社會穩定發展。與此同時,進行農業經濟管理創新,對于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具有促進作用,并且能夠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推手,實現全面發展。進行農業經濟發展,是歷史任務,是光榮使命,是重要責任,是大勢所趨。為此,必須將其放在首要位置,進行不斷的重視和關注,并通過各種手段和方式進行農業經濟管理,實現農業經濟的持續性發展。
2、 新時期下農業經濟管理現狀
2.1、 管理體系不全面
根據對農業經濟發展地區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發現,其普遍處于農村地區。而農村地區和城市相比,存在諸多差異,文明發展相對較慢,整體文化水平相對較低,而且由于部分農村地區較為閉塞,使其接受外來事物或者是新鮮事物的程度也相對較低。長期處于一種生產方式之下,將很難發生改變。此時融入現代化的管理理念以及信息化管理方式,對于他們來說,是有些排斥的[2]。與此同時,由于農業經濟管理一直處于傳統模式之下,致使農業經濟始終難以得到快速發展,甚至是停滯不前。同時,農產品轉換成經濟的速度也始終難以提升。在新時期,農村沒有給予管理體系過多的重視和關注,一些先進的管理理念更沒有得到有效落實,這些情況都在嚴重影響農業經濟發展。
2.2、 農田閑置情況嚴重
社會在不斷發展,經濟在不斷進步,九年制義務教育制度已經得到了普及,在如此情勢下,越來越多的農民和農村學生選擇進入城市,尋求更多的發展機遇。這使得農村留守的人數越來越少,不僅農田被大量閑置,而且農田方面也得不到很好的耕種和保護,進而嚴重影響農業耕作質量。同時,土地資源管理難以發揮實效,使得農業產業發展受到嚴重阻礙[3]。
2.3、 農業基礎建設差
現如今,大部分的農村依舊處于經濟條件落后的情況之下,而這對于農業基礎建設來說,有著非常多的影響,導致其難以推動農業經濟管理質量的增強。想要實現農產品生產率的增加,不僅需要不斷加大農業設施投入力度,還需要不斷提升農業發展水平。同時,還需要不斷增強勞動力。目前,農村發展過于緩慢,而且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撐其進行農業經濟建設和改革,從而導致生產效率始終難以得到有效增強。
3、 新時期農業經濟管理的創新路徑
3.1、 全面提升信息化應用水平
現如今是信息時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發展速度極快。借助科學技術,能夠發揮出諸多優勢和作用,為人們的生活不斷增添便利。為此,基于農業經濟管理的基礎上,不斷促使其朝著信息化、現代化的方向發展,是大勢所趨,由此能夠為農業發展帶來諸多生機和活力[4]。具體來說,需要進行相應農業平臺的建立和不斷完善,以平臺作為紐帶,能夠更好地將各方聯系在一起,促使種植者更好地了解相關農業企業,并且對相關農產品的實際需求情況進行大致認知,這樣能夠幫助農民更有針對性地進行農作物種植,并更好地針對不同農作物的種植數量進行有效調整;诖,能夠實現種植者和消費者的雙贏。也就是說,農民能夠實現經濟收益的不斷增加,而消費者能夠充分滿足自身對于農產品的需求。與此同時,通過農業信息化平臺,能夠更好地實現資源共享,農民在該平臺上能夠進行查看和搜索,由此不斷學習相關知識,進而為農作物種植提供理論基礎,達到豐產的目的。同時,還可以作為溝通平臺,促使種植者之間進行相互交流和溝通,這樣能夠將自己的經驗進行相互分享,進而更好地結合實際,將自身遇到的各種農業生產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和科學處理。由此可見,科學技術的出現,能夠更好地拉近人們之間的距離,實現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共贏。
3.2、 創新農業經濟管理理念
任何工作的開展和創新,都與理念之間有一定的聯系,進行理念的創新,能夠為農業經濟管理工作提供堅實的基礎,并且能夠為工作的開展指出明確的道路方向。具體來說,需要針對農業經濟管理人員進行思想認識方面的更新和優化,并為其提供外出學習的機會,促使其不斷學習新的和先進的知識以及經驗,由此從根本上分析和探究目前在農業經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同時進行積極創新,實現新管理方案的科學制定和合理設計。農業經濟管理工作是動態性,絕不可永久停留在傳統管理思想當中,這樣只會逐漸降低工作質量和效率。因此,進行思想理念教育,已經是勢在必行,通過持續不斷的教育,并不斷強化教育效果,能夠培養和增強相關管理人員的思想觀念,促使其以動態發展和創新的眼光看待相關問題,進而不斷推動農業經濟發展。與此同時,需要進行持續不斷的宣傳,并進行宣傳力度的不斷增加,宣傳的具體渠道也需要進行不斷的拓寬和增加,這樣能夠更好地增強宣傳效果;诖,不僅是相關農業人員能夠了解農業經濟管理的相關知識內容,而且基層群眾也能夠增加更多的了解。以融媒體作為媒介進行宣傳,又或者是通過各種軟件APP,在手機上進行適時推送,都能夠達到一定的效果。作為相關管理人員,需要充分認知一點,即進行農業經濟管理創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長期堅持,并形成系統化工作。
3.3、 創新農業經濟管理方法
綜合分析農業經濟管理方面的內容,可以發現,創新的角度可以落在科研上,不斷推動科研進步。而想要達到這一目的并不容易,需要給予諸多支持,最為關鍵的就是經費問題。因此,不僅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增加資金投資量,還需要進行經費來源的不斷擴展。根據對以往經費來源的調查,可以得知,最主要的是來源于國家補助,然而能夠補助的數額是有限的,和科研工作的實際所需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相關科研單位,需要真正的認識到這一點,并且盡快地尋找其他出路。其中,保持科研人員的積極性是非常重要的,促使其能夠以最快的速度研發出相關產品,并對新產品的價值進行明確,通過各種途徑對新產品進行推廣,由此使得更多的人發現和認識到其價值,并獲得一定的經費。這樣的方式更像是自給自足,由此能夠實現良性循環。
3.4、 創新農村經濟管理體制
經過對農村經濟管理方面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得知,其中存在的最為關鍵的問題是體制問題。如果不能夠及時解決此方面的問題,將會對農村的頂層設計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而且在農業制度改革和變化的情況下,勢必會影響到農業生產,并且產生不同程度的農業生產波動。進行農村經濟發展,需要重點關注和重視管理機制的建立,由此體現一定程度的規范性。進行農業經濟管理工作,需要依靠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這是保證管理工作質量的基礎。對于制度的確定,需要充分結合農業經濟的實際情況,同時制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需要與時俱進,結合后續出現的各種實際問題,進行不斷的補充。通過制度,對各個工作人員進行有效約束,從而在整體上增強農業經濟管理效果。目前,我國對于農業經濟管理的重視和關注還不是很高,由此使得此方面的工作人員在薪資待遇方面普遍較低,同時科研經費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由此可見,我國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進行農業經濟管理,并努力促進其發展。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而想要加快發展建設的腳步,必須要多方面共同努力,齊頭并進協同發展,國家的每個方面的發展都會影響到整體的戰略布局。因此,重視農村發展,是考慮到農村經濟發展較為緩慢,由此需要不斷加強農戶與農企的經濟發展,尋找適合農村經濟發展的方式與先進的發展理念,促使農村經濟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緊跟社會其他經濟環境的發展速度。與此同時,需要將農村經濟管理進行全面改革,轉變農村的發展思想,創新農村的發展方式,挖掘農村的潛在價值,逐步推動農業經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蓓蓓.基于新農村建設環境下的農業經濟管理策略研究[J]現代營銷(學苑版) , 2021(5):10-11.
[2]孫大光,雪蓮,李黎農村經濟快速發展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理念創新對策[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 2021(6):75-76.
[3]阿布都米吉提阿布力孜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業企業信息化問題及發展策略[J].中外企業文化。2021(6):16-17.
[4]邢虹娟,薛燕琴,范穎新農村建設環境下農業經濟管理的優化對策[J]現代農業研究, 2021,27(6):25-26.